-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业精品《人文科技常识》题库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
202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满分必刷)
第I部分单选题(50题)
1.在我国56个民族中,通用汉语汉文的三个民族是()。
【题目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我国56个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了解。在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通用汉语汉文。回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通用了汉语汉文。满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大多通用了汉语汉文。而蒙古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字,朝鲜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傣族同样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所以通用汉语汉文的三个民族是汉、回、满。
A:汉、朝鲜、蒙古
B:汉、蒙古、满
C:汉、回、满
D:汉、回、傣
答案:C
2.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该剧讲述了主角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城的故事。在中国传统计时体系中,以十二时辰来计算昼夜并安排作息,采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下列关于古代时辰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解析】中国古代以十二时辰来计算昼夜,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其中,子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是23点到1点,而非半夜0点到2点。“鸡鸣”对应的是丑时,从1点到3点。古时鸡鸣而起,日出而作,鸡鸣是黎明前的时段。巳时是9点到11点,所以“鸡鸣”并非指巳时。“人定”指的是亥时,从21点到23点,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戌时是19点到21点,“人定”不是戌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对应未时,即13点到15点。所以《汉书》中“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的“日昳”是未时的别称这一说法正确。
A:王安石诗云: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鸡鸣”指的是巳时
B:《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人定”指的是戌时
C:《汉书》中有“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的记载,“日昳”是未时的别称
D:子时,指半夜的0点到2点,又名子夜,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
答案:C
3.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光和热,其来源是太阳上发生的()的核反应。
【题目解析】该题考查太阳能量来源的核反应类型。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其内部时刻进行着核聚变反应,不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太阳内部,主要是氢原子核(氘和氚)聚变成氦原子核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光和热,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光和热的来源。而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氦裂变为氢、铍裂变为氢不符合太阳内部的反应情况;氦聚变为铍也并非太阳能量产生的主要核反应。所以正确答案是氢聚变为氦。
A:铍裂变为氢
B:氦聚变为铍
C:氢聚变为氦
D:氦裂变为氢
答案:C
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这句词描绘了()的景色。
【题目解析】该题考查对诗句所描写景色对应的季节的判断。解题关键在于分析诗句中的关键意象,通过其特征来确定季节。诗句中“西风”通常指秋风,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西风多与秋季相关;“萧萧黄叶”描绘了树叶枯黄飘落的景象,这是秋季特有的现象。所以诗句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春季草木复苏,通常是嫩绿新芽的景象;夏季草木葱茏,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冬季则是寒冷且万物凋零,树叶早已落尽,更多是冰天雪地的景象,均与诗句中的描写不符。综上,答案为秋季。
A:冬季
B:夏季
C:春季
D:秋季
答案:D
5.“落花流水”的本意所形容的景象处于哪个季节?()
【题目解析】该题考查对词语本意及季节景象对应关系的理解。“落花流水”原指暮春时节残花坠落、随水漂流的景象。暮春即晚春,是春季即将结束的阶段,可视为残春。盛夏是炎热的夏天,此时花草生长旺盛,并非落花景象。深秋主要是落叶纷飞,但并非“落花”所描绘的场景。寒冬草木凋零,主要是冬季的肃杀景象,与“落花流水”的本意不符。所以“落花流水”本意形容的景象所在季节是残春。
A:寒冬
B:盛夏
C:残春
D:深秋
答案:C
6.徐继畬是山西五台人,为晚清名臣、学者,《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徐继畬系统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西方民主制度的著作是()。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各著作的作者及内容来判断系统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西方民主制度的著作。《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