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盘人类文明结晶——新疆大盘鸡食材:宽面——小麦——西亚土豆——南美辣椒——中美洲油料:花生——美洲油菜——欧洲大豆——中国花椒——四川八角——广西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选必·二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标要求】了解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时空坐标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辣椒传入西班牙玉米在南欧种植玉米传遍欧洲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番茄传入中国马铃薯在欧洲推广辣椒传入中国番茄在欧洲栽培番茄在中国菜园种植
壹“漂洋过海”——美洲物种的外传“礼尚往来”——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贰“命运与共”——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叁本课目录CONTENTS
新航路开辟前的食物物种交流材料:(大宛)有蒲陶酒。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司马迁《大宛列传》名称传入时间引入地蒲陶、苜蓿、胡桃、西汉西域胡瓜(黄瓜)、胡麻(芝麻)南北朝印度/西亚番石榴、番木瓜宋元由“番舶”带入注: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农史学家石声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原因。
新航路开辟前的食物物种交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原因。1.特点:①交流范围有限:同纬度横向交流;集中在亚非欧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②物种种类少: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交流;③主要是陆路。2.原因: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②交通运输业的落后;③食物保鲜技术的落后它(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马世力《世界史》
一、“漂洋过海”——美洲物种的外传材料: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1.背景:(1)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2)欧洲列强早期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3)商业革命的到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渐扩展,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加强。(4)多种物种自身的优势:产量高,气候适应性强,便于储藏,可多种加工。(5)农艺家的改良和培育。
玉米①最初②16世纪中叶,在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③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马铃薯甘薯2.表现粮食作物只是种植在庭院,供人们观赏南欧地区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一、“漂洋过海”——美洲物种的外传
玉蜀黍重出西土,种者亦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田家园也多种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宁河县志》五谷……收番麦则多矣。——嘉庆元年(1796年)《华亭县志》玉麦……则处处产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兰州府志》材料所讲的是何种作物?随时间推移,其种植有何特点?玉米;由很少种植到遍布全国。类型物种传入地亚洲中国粮食作物玉米①传播路径: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②种植情况: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2 其他植物激素-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1.3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高二生物上册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件-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3.1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pptx
-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高一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2).pptx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33讲 体液调节.pptx
- 6.1 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高一生物课件(2019人教版必修1).pptx
-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