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标识
中文名:1,2-二硝基苯
别名:邻二硝基苯
英文名:1,2-dinitrobenzene;o-dinitrobenzene
分子式:C6H4N2O4
GB编号:61057
UN编号:1597
CAS号:528-29-0
理化性质
基本形态:无色到黄色片状结晶,有苦杏仁味,有挥发性。熔点(℃):118相对密度(水=1):1.57沸点(℃):319
避免接触的条件: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及用作染料中间体。
毒害性:有毒(LD50)、(LC50)致癌物。
危险特性
1.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2.其蒸汽能在较低处聚积,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回燃。
3.该物质接触碱金属、氢氧化物或高活性催化剂如铁、锡和铝的无水氯化物及铁和铝的氧化物可大量放热,并可能引起爆炸。
4.侵入途径为吸入、经皮吸收、眼睛接触;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流泪、呛咳、胸闷、呼吸困难。
泄漏处置基本方法
1.侦查检测:查明泄漏的部位、形式、扩散范围以及有无爆炸危险,确定是否已采取关阀断源、启动固定消防设施等措施。
2.设立警戒:根据风向和现场环境设定警戒区域,切断火源途径,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3.个人防护: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4.抢救生命:疏散抢救泄漏污染区人员,必要时采取掩护措施。
5.稀释冷却:利用屏封枪、移动炮等装备稀释降毒、冷却抑爆。
6.关阀断源:必须要在厂房技术人员的指导协助下实施作业,无法实施的,视情进行堵漏或倒罐。
7.洗消:事故处置结束后,参战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现场环境移交环保等相关部门处理,防止次生灾害。
火灾扑救
基本方法
1.侦查检测:查明着火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爆炸危险、人员被困等情况,确定是否已采取紧急停车、泄压排爆、关阀断料等工艺处置流程。
2.个人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有条件的穿防火防化服。
3.设立警戒:根据风向、现场环境和火灾发展态势设定警戒区域,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4.抢救生命:疏散抢救事故现场人员,必要时采取掩护措施。
5加强冷却:要与事故源保持尽可能大的距离,充分利用移动炮等装备进行冷却作业,切断火源对装置和罐体的炙烤和辐射。
6.扑灭火势:采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强度。当灭火条件成熟时,根据燃烧部位确定进攻方向,集中力量近攻强战。若无法断料,使之在一定范围内稳定燃烧。
7.洗消:事故处置结束后,参战人员和装备进行洗消;现场环境移交环保等相关部门处理,防止次生灾害。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注意事项
1.实施侦查检测、关阀断料、堵漏输转等措施时,必须要在厂方技术人员或化学等相关行业领域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2.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的停放(进攻途径的选择)应当在(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安全区域,避开地势低洼处。
3.在工艺流程中,如果是放射性元素控制反应温度的,在进行现场作业前,必须确定该放射源的位置。
4.火灾扑灭后,应继续进行冷却直至温度降至安全点,防止复燃、复爆。对继续泄漏扩散的少量可燃气体,要用水蒸气或喷雾水流将其驱散,防止形成爆炸混合气体,尤其是在封闭或半封闭的车间内,要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5.在处置过程中,要及时通知环保、安监等部门封堵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污染扩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KDW127-12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使用说明书资料.pdf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第2框《滋养心灵》教学课件(2024秋).pptx VIP
- 5.5导学ppt:指导老年人的营养膳食 (1)课件讲解.pptx VIP
- 手术区域皮肤消毒PPT大纲.pptx VIP
- 韦德韦诺VDF650系列通用型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25年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和使用管理制度(4篇).pdf VIP
- 高中物理教师职业发展计划.docx VIP
- 2024年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docx VIP
- 密闭式静脉输血操作技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