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中考生物: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生物技术|食品安全 4个热点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2025年中考生物: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生物技术|食品安全 4个热点考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29页

2025年中考生物:环境保护|疾病预防|生物技术|食品安全4个热点考点练习题汇编

热点一环境保护——中考生物学热点考点训练

命题角度

侧重结合国家政策、社会新闻,重点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常考情境

①温室效应

②酸雨

③沙尘暴

④水污染

⑤土壤污染

⑥重金属污染

⑦雾霾等

解题技巧

第一步,读信息:通读题干,联系生物学原理,理解题干情境中的新知识;第二步,找规律:找到问题与所给信息间的联系,找出规律,并与所学知识联系;第三步,巧作答:迁移内化,根据相关生物学知识和原理规范作答。

跟踪训练

1.近年来,垫江县新建和升级改造不同规模的公园、小游园、小绿地节点、口袋公园共计45个,既美化了社区环境,又方便了居民的休闲活动。下列关于“口袋公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够降低周围空气湿度 B.有利于改善社区的空气质量

C.能够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D.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2.利用生物手段实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是实现“碳中和”的对策之一。下列选项均与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有关,其中与实现“碳中和”有关的一项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之源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大气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只取决于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

B.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C.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

D.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我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

A.大力植树造林 B.进行垃圾分类

C.倡导节约资源 D.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5.“碳中和”简单地说就是提高“碳的吸收量”,降低“碳的排放量”,让碳的吸收量等于排放量。以下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燃烧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熄灯减碳

C.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D.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6.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二氧化碳

B.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产生二氧化碳

D.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7.中国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CO2)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释放量等于CO2吸收量)。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重要作用

B.碳循环是碳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往复循环

C.增加绿化面积是增加CO2吸收量的有效措施

D.碳中和时,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所有生物释放的CO2量

8.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是碳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循环

B.海洋生态系统对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重要作用

C.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D.碳中和时,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所有生物释放的CO2量

9.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如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①②③代表物质,则是二氧化碳

B.若③表示生理过程,则是呼吸作用

C.甲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

D.只有丙、丁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0.请仔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图一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是三种生物,1、2、3、4表示甲、乙、丙的某些生理过程。

材料二:2023年11月2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开始第三次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污水中的核物质将随着洋流和食物链扩散,影响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图二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1)若图一中的a、b、c代表图二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c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图二中,鲨鱼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