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穿衣镜、哈哈镜、反光镜、
三棱镜、放大镜的镜片、老花镜、近视眼镜、望远镜、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显微镜等仪器的镜头。
01
02
04
能使光发生反射作用
能使光透过镜子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照相机上的透镜
手机照相机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码摄像机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投影机上的透镜
实物展台上的透镜
透镜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凸透镜
凹透镜
识别下列透镜,并归类:
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A、C、D
B、E、F
A
B
C
D
E
F
G
ABCDEFG
01
C1
02
C2
03
C1
04
C2
05
凸透镜的画法
二、透镜的构成
凹透镜的画法
C2
C1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透镜的主光轴与光心:
(主轴)
2、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
个球心O1O2的直线.
3、光心: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
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O
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会聚
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2、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01
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02
所以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发散
结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汇聚:使光线向主光轴靠拢
发散:使光线远离主光轴
01
相对原光线
02
四、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个点,这个点叫焦点(F)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01
02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点
焦点
F
F
凸透镜有左右两个焦点
说明:
将光路从右向左传播,发现光线也能会聚于焦点。
2、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F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有左右两个虚焦点。(凸透镜的焦点也叫实焦点)
f是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
3、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太阳光聚焦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这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五、三条特殊光线
F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F
1
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三条特殊光线.swf
F
3
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
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2
小结:
太阳光聚焦法
一、透镜的种类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三、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焦点
四、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
看看你学的怎么样?
看看你学的怎么样?
图1光线通过凹透镜的光路图中,F是焦点那么正确的图是:
01
A
02
B
03
C
04
D
看看你学的怎么样?
o
完成光路图:
思考1
为什么雨过天晴时,种反季蔬菜的农民要及时将透明塑料薄膜上的积水清理掉。
2
1
某公园中的一块警示牌,上面写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纯净水瓶或矿泉水瓶遗留在山上”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
思考2
归纳:
方法一:“摸”。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注意:为避免镜面磨损或弄脏,应先用很柔软的面巾纸把透镜包起来,再用手摸)
方法二:“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
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
3
2
1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特殊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pptx
- 科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春天的故事》.pptx
- 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功能.pptx
- 美特斯邦威广告策略-世界大学城.pptx
- 演讲与口才实训.pptx
-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图片的获取》.pptx
- 汽车中国国产自主品牌汽车.pptx
- 陌陌IPO路演英文及全注解(22页PPT).pptx
- 团队建设员工心态培训.pptx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业(案例六).ppt
- 某著名企业彩电事业本部供应链系统软件和实施服务项目未来流程设计需求管理(123页PPT).pptx
- 某著名企业巴巴上市历程及估值过程(32页PPT).pptx
- 团队管理培训模板.pptx
- 某著名企业中国石化财务控制咨询方案(47页PPT).ppt
- 某著名企业中铝上市公司组织架构设计报(153页PPT).ppt
- 辽宁省海城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辽宁省北镇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汇编.docx
- 辽宁省凌海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含答案.docx
- 辽宁省北镇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必考题.docx
- 辽宁省大连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及答案(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