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禽流感』對全球人類的威脅*?序?前言?A型流感病毒?H5N1為何?H5N1病毒的物理特性?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禽流感症狀?禽流感對經濟的影響?禽流感對人類的影響?禽流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如何預防禽流感?資料來源*?序流行性感冒病毒,簡稱流感病毒,是一種造成人類及動物罹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類學上,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它會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並藉由空氣迅速的傳播,在世界各地常會有週期性的大流行。最為嚴重的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橫掃全世界造成至少四千萬人喪生,甚至遠及阿拉斯加冰原的愛斯基摩小村落。死亡人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還多,是全世界有史以來最慘烈的流行性疾病。這場殺戮的幕後黑手,是每年都會來襲、眾所周知的「流感」。*?前言『禽流感』,全名「鳥禽類流行性感冒」,是由H5N1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病,通常只感染鳥類。禽流感病毒高度針對特定物種,但在罕有情況下會跨越物種障礙感染人。自從1997年在香港發現人類也會感染禽流感之後,此病症引起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高度關注。之後,此病一直在亞洲零星爆發,但在2003年12月開始,禽流感在東亞多國──主要在越南、韓國、泰國─嚴重爆發。自2003年迄2009年5月15日,人類感染H5N1流感的國家共有15個,包含吉布地、埃及、亞塞拜然、伊拉克、土耳其、泰國、越南、印尼、柬埔寨、中國、奈及利亞、寮國、緬甸、巴基斯坦及孟加拉,總計424人感染其中261人死亡,平均死亡率超過六成,目前臺灣沒有任何人類或家禽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A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從19世紀末開始,A型人流感病毒只出現過3種H(H1、H2、H3)與2種N(N1、N2),最近數十年則以H1N1與H3N2為全世界的兩種主要流行種類。因此,大部分人都有H1N1的抗體,但是因為新型流感的主要成分來自豬流感,所以過去的這些抗體對於新型流感並無保護作用。?A型病毒會感染人類、豬隻、馬匹、海豹、鯨、及鳥類等等。?A型病毒表面醣蛋白比B型和C型的具有更高的變異性(如H5N1病毒即是),?最常見也易引起世界大流行(pandemics)及地區流行(epidemics)。*?H5N1為何?H5N1被稱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病毒H5N1亞型」該病毒在鳥類中傳染性很強,發病突然、病症嚴重、快速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00%,因而屬於高病原性禽流感(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HPAI)。H5N1病毒是1996年首次在中國廣東的家鵝中被發現,1997年在香港傳播時,發現很多農場的雞受到H5N1病毒感染後都在短時間內死亡,並引發首例H5N1病毒感染人類的病例。*?H5N1病毒的物理特性高溫(溫度56℃達3小時或是60℃達30分鐘)可殺死禽流感病毒,一般消毒劑(例如:福馬林和碘化物)也有效。在低溫下,病毒可在受污染的糞便中存活至少3個月;在22℃水中可存活超過4天;在0℃的水中,也可以存活超過30天。另有研究顯示,只要1公克被污染的糞便中所含的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量,就足以感染100萬隻禽鳥。百隻雞死亡於湖中*?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1900年代早期,禽流感在義大利被首次確認。1960年1000多隻普通燕鷗在南非死亡,這是第一次發現禽流感引發的高死亡率案例,屬於H5N3型。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屬遷徙物種公約工作組所公布的技術文件指出,H5N1亞型禽流感的源頭來自集中飼養的家禽,極端的飼養環境造成病毒的變異,鳥類貿易的活動也對禽流感病毒的變異有著推動的作用。野外研究顯示,大多數罹患禽流感的野生鳥類,都是在遷徙、越冬和繁殖過程中與人類飼養的家禽有近距離接觸的物種。*源自飼養場的病毒感染野生鳥類,尤其是水鳥,這使得病毒隨著鳥類遷移而發生擴散。2003年末到2004年初在東亞爆發的禽流感被認為驗證了候鳥傳播病毒的假設:先在韓國南部,在候鳥的中途站出現疫症,然後途經香港,最後到達越南。香港衛生環境較好,以及先前已具有對付疫症的經驗,病症並未有在當地造成大規模爆發。相對的衛生環境較差的越南,不僅有禽鳥死亡,更對人類造成了莫大影響。*另據觀測,絕大部分水鳥的越冬地位於北緯20度以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