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电气安全技术基础、安全用电.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手-双脚电流途径的实验资料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手表面有感觉0.92.23.5手表面有麻痹似的针刺感1.83.45.0手关节有轻度压迫感,有强度的连续针刺感2.94.86.7前肢有压迫感4.06.08.0前肢有压迫感,足掌开始有连续针刺感5.37.610.0手关节有轻度痉挛,手动作困难5.58.511.5感觉情况初试者百分数5%50%95%上肢有连续针刺感,腕部、特别是手关节有强度痉挛6.59.512.5肩部以下有强度连续针刺感,肘部以下僵直,还可以摆脱带电体7.511.014.5手指关节、怀古、足跟有压迫感,手的大姆指(全部)痉挛8.812.315.8只有尽最大努力才可能摆脱带电体10.01418.0(一)、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1、电流大小:越大越危险(1)感知电流及阈值流过人体时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叫感知电流,其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男/女:1.1mA/0.7mA。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0.5mA,并与时间因素无关。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可能因不自主反应而导致由高处跌落等二次事故。(2)摆脱电流及阈值人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其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男/女:16mA/10.5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3)室颤电流及阈值(50mA~数百mA)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值为室颤阈值。由于心室颤动几乎终将导致死亡,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2、持续时间:越长越危险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1)能量积累t为0.01~5s范围内,I=116/tmAI=50mA(t≥1s)I·t=50mA·s(t<1s)安全电流:I≤30mA;允许安秒值:It≤30mA·s。(2)易与心脏易损期重合(3)人体电阻下降400ms200ms前波峰PR最大峰后波峰T易损期3、电流途径: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最短流经心脏的途径最危险,所以人的左手至胸部的途径最危险,从手到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危险较小:不经过心脏(脚——脚)。4、电流种类: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5、环境影响

低矮潮湿,仰卧操作,特别是在金属容器中工作,不易脱离现场的情况下触电危险大,安全电压取12V。其它条件较好的场所,可取24V或36V.人体健康情况及精神状态身心健康,情绪乐观的人电阻大,较安全。情绪悲观,疲劳过度的人电阻小,较危险。

(二)人体阻抗定义:人体皮肤、血液、肌肉、细胞组织及其结合部等构成了含有电阻和电容的阻抗。1、等效电路2、皮肤阻抗Zp3、体内阻抗ZiZp1Zp2ZiZT4、人体总阻抗ZT=Zp1+Zi+Zp2在干燥、清洁、无损伤时:40~100kΩ;在潮湿、有损伤时:1000Ω左右;完全被破坏时:600~800Ω。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三)几点说明1、勘误(1)P14页表1-6:曲线C1以左→→右;(2)P18页表1-9:峰向值→→峰峰值;程序→→程度;2、安全电流与允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常用教学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常用课件、教案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