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诊治》课件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性脑病诊治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是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课程将系统讲解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帮助临床医师掌握这一复杂疾病的全面管理方法。我们将从基础定义、发病机制到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及预后评估进行全面阐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为临床医师提供实用的诊疗指南。

导师信息主讲人姓名张教授,肝病中心主任医师,从事肝病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年,在肝性脑病领域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与多项肝病诊疗指南制定。主讲人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肝病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医师协会肝病学优秀贡献奖。联系方式电子邮箱:professor.zhang@hospital.edu.cn,办公电话:010工作地点: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欢迎通过邮件预约学术交流或临床问题讨论。

课程大纲基础知识肝性脑病的定义、历史沿革、分类及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分期及症状识别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鉴别诊断治疗策略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肝移植及新型治疗手段预后管理预后评估、并发症防治及长期随访方案本课程总计16学时,包括理论讲授和病例讨论。课程结束后将进行知识测评,合格者可获得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肝性脑病定义医学定义肝性脑病是指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和/或门体分流导致的大脑功能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范围从轻微认知障碍到深度昏迷。病理基础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涉及氨及其他神经毒素在脑内蓄积,影响神经传递物质平衡,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和神经功能障碍。临床意义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和急性肝衰竭的严重并发症,是评估肝病预后和判断肝移植适应症的重要指标,也是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肝病学会2014年将肝性脑病定义为:因肝功能不全和/或门体分流所致的、具有可逆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脑病,强调了其可逆性特点。

肝性脑病历史沿革11892年Frerichs首次描述肝硬化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异常,命名为肝源性昏迷。21954年Adams和Foley发现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氨毒性理论。31977年Conn等人首次制定肝性脑病的临床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四级。41998年维也纳会议提出肝性脑病的新分类方案,引入隐性肝性脑病概念。52014年国际肝病学会发布《肝性脑病诊治指南》,系统化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历史反映了医学界对肝脏与大脑复杂关系的不断深入理解,从单纯症状描述到分子机制探索,诊治方法也从经验性治疗逐步发展为系统化、个体化治疗策略。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神经功能障碍神经递质失衡、能量代谢障碍、胶质细胞肿胀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毒素氨、芳香族氨基酸、短链脂肪酸、内毒素肝功能不全与门体分流解毒功能下降,毒素未经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氨理论是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核心。肝功能受损导致氨代谢障碍,血氨升高。氨在大脑中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星形胶质细胞内转化为谷氨酰胺,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增高,细胞肿胀,进而影响神经功能。此外,炎症因子、氧化应激、GABA能神经系统紊乱、锰中毒和脑内神经递质合成紊乱等多种因素也参与肝性脑病的发生发展,形成复杂的致病网络。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产生更多神经毒素加重病情。

肝性脑病的分期0期(隐性/潜在期)通过神经心理学测试方可检出的认知功能障碍1期(轻度混乱期)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轻度人格改变2期(嗜睡期)嗜睡、定向力障碍、行为异常、拍击震颤3期(昏睡期)深度意识障碍,可唤醒但无法交流,肌张力增高4期(昏迷期)深度昏迷,不能唤醒,可有除脑强直WestHaven标准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性脑病分期标准,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智力和行为变化、神经系统体征进行评估。Glasgow昏迷量表也可用于评估3-4期患者的意识状态。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意识和认知改变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判断力下降,严重时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患者可出现日夜颠倒、个性改变和行为异常。大脑高级功能受损,如计算能力下降、短时记忆缺失、抽象思维能力减退,需通过精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评估。神经系统体征拍击震颤(Asterixis)是最典型体征,表现为患者双手伸展、手腕背伸时出现的不规则震颤。构音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和反射异常也较为常见。严重患者可出现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肌阵挛和除脑强直等上运动神经元征。极少数病例可有癫痫发作。特征性体征如甜腥气味(肝臭)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导致的含硫化合物在呼吸中排出。约60%的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前驱症状,如烦躁不安、睡眠节律紊乱和轻度认知障碍,这些症状往往被患者和家属忽视。

肝性脑病

文档评论(0)

134****7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