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眩晕的中医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眩晕概述
02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03
眩晕的中医护理评估
04
眩晕的中医护理措施
05
眩晕的预防与康复
06
眩晕护理案例分享
01
眩晕概述
定义
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摇摆、倾斜或移动。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眩晕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两大类。
定义与分类
常见病因包括脑干、小脑、大脑等部位的病变,如脑血管病、脑肿瘤、脑炎等。
中枢性眩晕
常见病因包括耳石症、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等,多与内耳病变或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周围性眩晕
常见病因
旋转性眩晕
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或平面旋转,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
平衡障碍
患者站立不稳,行走时容易跌倒或偏斜,有时需借助外力才能维持平衡。
眼球震颤
眼球出现不自主的节律性运动,通常与眩晕的方向和程度相关。
伴随症状
眩晕还可能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眩晕的临床表现
02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肝阳上亢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肝失疏泄,致肝阳上亢,上扰头目,引发眩晕。
痰浊中阻
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运化失职,水湿内生,聚湿成痰,痰浊上蒙清窍,导致眩晕。
气血亏虚
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发为眩晕。
肾精不足
肾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海失养,发为眩晕。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
眩晕头重,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㿠白,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耳鸣齿摇,舌红少苔,脉弦细。
中医辨证分型
肝阳上亢证
痰浊中阻证
气血亏虚证
肾精不足证
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
痰浊中阻
治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主,方选归脾汤。
气血亏虚
01
02
03
04
治以平肝潜阳,滋阴清火为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
肝阳上亢
治以补肾填精,充养脑髓为主,方选左归丸或右归丸加减。
肾精不足
中医治疗原则
03
眩晕的中医护理评估
病史采集
眩晕发作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
01
了解眩晕的发作情况。
眩晕伴随症状
02
如恶心、呕吐、出汗、耳鸣、听力下降等。
诱发因素
03
如情志波动、劳累、饮食不节、体位改变等。
既往病史
04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颈椎病等。
中医四诊合参
望诊
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舌苔和舌质,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位。
神态
面色
眩晕患者常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晦暗。
眩晕患者面色多苍白或晦暗,无光泽。
1
2
3
舌苔和舌质
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闻诊
听声音
眩晕患者声音低微或声音嘶哑,反映其正气不足。
舌苔厚薄、颜色以及舌质的变化可反映病邪的性质和病位。
中医四诊合参
中医四诊合参
嗅气味
口臭、痰浊等异常气味可反映患者体内病邪的性质。
03
02
01
问诊
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生活习惯。
症状
眩晕的具体表现、伴随症状及演变过程。
既往患病、治疗及效果情况。
中医四诊合参
病史
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情况。
生活习惯
通过脉诊和按诊,了解患者的脉象和体表的异常变化。
切诊
脉诊
脉象可反映气血的强弱、病邪的性质和病位。
按诊
检查患者体表有无压痛、肿块等异常变化。
中医四诊合参
护理诊断
眩晕病位
根据四诊合参,确定眩晕的病位在肝、脾、肾等脏腑。
02
04
03
01
眩晕的辨证分型
结合患者具体症状,将眩晕分为不同证型,如肝阳上亢证、痰浊上蒙证等。
眩晕病性
判断眩晕的寒热虚实,如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等。
眩晕的中医护理要点
根据辨证分型,确定中医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如疏肝潜阳、健脾化痰等。
04
眩晕的中医护理措施
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
眩晕患者宜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蔬菜、水果等,忌辛辣、油腻、生冷之品。
肝阳上亢者饮食
宜食滋阴潜阳之品,如甲鱼、海参、黑木耳等,以平肝潜阳,缓解眩晕。
气血亏虚者饮食
宜食益气养血之品,如大枣、山药、党参等,以补益气血,减轻眩晕。
情志护理
关心患者情绪
眩晕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护士应关心患者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避免刺激因素
情志疗法
避免噪音、强光等刺激,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以减轻眩晕症状。
可采用以情胜情疗法,如怒伤肝,悲胜怒等,通过情志的相互制约,达到调节情志,缓解眩晕的目的。
1
2
3
针灸推拿护理
针灸治疗
眩晕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针灸治疗,如针刺风池、百会、太阳等穴位,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眩晕。
03
02
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