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2538—2019_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VIP

DB23_T2538—2019_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规程_黑龙江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

B6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38—2019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

监测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T2538—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与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哈尔滨悦维科技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省森林植物园、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黑龙江省应急救援保障中心、

黑河市林业和草原局、同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海伦市林业和草原局、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桦南县林

业和草原局、桦川县林业和草原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彬、王维芳、徐乐、李鹏宇、黄宇、邵明昌、马秀刚、曹雪、潘天智、刘

占英、郭云竹、王淑娟、黄津淑、王丽曼、王春光、宋海军、高振东、孙晓波、杨岳、孙洋、臧玉玲、

李洋、刘陆、郭小伟、姜明星、魏振宇、谷枫、郑强、王妍、王丽娜、王颖、温暖。

DB23/T2538—2019

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监测技术的监测对象、湿地总体概况调查、监测项目、周期及

方法、土壤采样及监测成果。

本标准适用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708-2009

湿地分类

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LY/T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377土壤pH值的测定

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调查技术规程

GB/T24708-2009中第3章规定的沼泽湿地的土壤有机碳。

4

表1湿地总体概况调查项目及方法表

项目

m

hm

2

地形图判读结合现地调查

遥感影像判读结合现地调查

1

DB23/TXXXX—XXXX

表1(续)

项目

单位

m

方法

湿地土壤类型

湿地水源类型

湿地积水状况

地下水位深度

平均淹水深度

淹水面积

野外实地调查

遥感影像结合现地调查

遥感影像结合现地调查

野外实地调查

m

野外实地调查

hm

2

遥感影像结合现地调查

野外实地调查

人为干扰强度

5

监测项目、周期及方法

5.1湿地植被监测项目、周期及方法

按照DB23/T1634-2015中4.5规定执行。形成植被群系监测记录,记载数据参见表A.2。

5.2土壤相关因子监测项目、周期及方法

土壤相关因子监测项目、周期及方法见表2。

表2土壤相关因子监测项目、周期及方法表

6土壤采样

b)不宜在人为影响较大的地点及距离主要交通道路300m以内设点;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应在

树干2m以外设点;

c)样方面积根据不同湿地类型设置:森林沼泽(10m×10m)、灌丛沼泽(2m×2m)、

草本(苔藓)沼泽(1m×1m)、沼泽化草甸(1m×1m)。

d)采用典型抽样法,群系面积≥1000hm,设置不少于10个样地;群系面积1hm~1000hm,

222

设置1个~10个样地;

f)图斑号采用湿地区编码加图斑编码。湿地区编码为5位数字,第一位为湿地型代码(1~5),

第二位为扩充码(0),第三、四、五位为顺序码;图斑编码5位数字。例如:2011500001,

其中2—草本沼泽、0—扩充码、115—顺序码、00001—图斑编码。

2

DB23/T2538—2019

6.2采样方法

采用土钻法,按照LY/T1952-2011中4.6.3.4.2进行采样。记载土壤采样点基本信息野外监测

记录,参见表A.3。

6.3样品制备与保存

按HJ/T166-2004中8与9规定制备与保存。

7监测成果

7.1监测数据库

按照各群系湿地数据统计,利用数据库软件进行汇总。各群系湿地面积乘以群系湿地单位面积上

的土壤有机碳的平均值得到各沼泽湿地有机碳含量。

某群系I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计算过程如下:

……(1)

式中:

——为群系I湿地的样方i的土壤有机碳含量;

——为样方数;

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成果图,包括:位置图和分布图(按湿地类型、植被类型、土壤有

编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工作概况、技术方法、湿地总体概况、植被群系、土壤相关因子等基

本情况,并对不同类型沼泽湿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特点进行详细叙述,综合比较分析。

3

DB23/TXXXX—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监测记录表

A.1土壤采样湿地总体概况监测记录见表A.1。

表A.1土壤采样湿地总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lj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