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的作文350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应县木塔的作文350字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应县木塔的作文350字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中国山西省应县,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应县木塔的历史、建筑特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现状,探讨其在中国建筑史和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摘要从应县木塔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应县木塔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研究者和游客。本文从历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等方面对应县木塔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其在我国建筑史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应县木塔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安排。

一、应县木塔的历史背景

1.应县木塔的建造年代及背景

应县木塔的建造年代可追溯至辽代,具体时间为公元1056年。当时,辽国统治下的应州(今山西省应县)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佛教盛行。应县木塔的建造,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据史料记载,应县木塔的建造由辽国皇室出资,并由当时著名的工匠李氏家族负责设计施工。李氏家族在木结构建筑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其代表作品还包括了著名的应县佛宫寺塔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

应县木塔的建造背景与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辽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佛教传入中国已有千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应县木塔的建造,正是为了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以弘扬佛教文化。在辽代,应州地区佛教寺庙众多,僧侣众多,佛教活动频繁。应县木塔的建成,不仅为当地佛教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宗教场所,也为应州地区的佛教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应县木塔的建造过程历时十年,从1056年开始,至1066年竣工。在这十年间,工匠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建筑杰作。据《应县志》记载,应县木塔的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珍贵木材,如楠木、樟木等,这些木材均来自我国南方地区。为了运输这些木材,工匠们采取了分段运输的方式,将木材从南方运至应州,再进行组装。此外,应县木塔的建造还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如斗拱结构、叠梁结构等,这些技术在当时的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水平。应县木塔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当时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精湛,也展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2.应县木塔的建造目的及意义

(1)应县木塔的建造目的主要是为了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弘扬佛教文化。在辽代,佛教在中国北方地区尤为兴盛,应县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造木塔以供佛祖之像,旨在为当地信众提供一个朝拜和修行的地方。此举不仅满足了宗教信仰的需求,也体现了辽代皇室对佛教的推崇。

(2)应县木塔的建造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代表了辽代乃至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巅峰。其独特的斗拱结构和叠梁技术,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其次,应县木塔的建造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研究,成为应县乃至山西省的文化象征。

(3)应县木塔的建造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建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辽代佛教文化的实物资料,有助于了解当时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其次,应县木塔的装饰艺术和建筑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水平。最后,应县木塔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修复技术和保护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应县木塔的历史变迁

(1)应县木塔自1056年建成以来,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在辽代,木塔作为佛教圣地,香火旺盛,吸引了大量信众前来朝拜。据史料记载,当时塔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10米,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尊佛像。然而,在金元时期,应县木塔曾遭受战乱破坏,塔身出现多处裂缝,佛像也遭到损毁。

(2)明清两代,应县木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保护。特别是明代,应县木塔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包括加固塔身、修复佛像等。据《应州志》记载,明成祖朱棣曾亲自下令修复应县木塔,并拨款进行维修。此次维修使得应县木塔得以重获新生,成为了明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县木塔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在清代,由于地震、风灾等原因,木塔再次受损。

(3)进入近代,应县木塔的命运更加坎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应县木塔所在的佛宫寺成为战火纷飞之地,木塔再次遭受严重破坏。抗战时期,应县木塔更是成为日军轰炸的目标。然而,尽管经历了无数磨难,应县木塔依然屹立不倒。新中国成立后,应县木塔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保护。1953年,应县木塔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次维修和保护,应县木塔得以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