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贰-
赏析意象、意
境,体会作者在词中传达出的“黍离之
悲”。;
扬州又称广陵、维扬、江都、芜城、邗
(hán)、南兖(niǎn)州、吴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
●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
●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杜郎/俊赏,
算/而今、
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解读小序;;;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
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黍离》采于民间,是周代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歌谣。诗作写西周灭亡后,东
周初年,有王朝大夫到镐京去,看到昔日繁华的宫殿已经夷为平地,荒废成了庄稼地,长了禾黍,伤心落泪,吟唱成篇。;“胡马窥江”。南宋初年,金兵屡次南下,扬州遭惨重破坏。本词写作时间时距完颜亮南侵虽已有十五年,但扬州城依旧是四顾萧条,一片残破。
;作者既有内心的郁愤,也有爱国的深情。请思考作者表达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表现手法有何效果?;历史兴亡的今昔对比:
1、“扬州昔日的繁华”与“战后的荒凉”形成对比
2、“春风十里”与“尽荠麦青青”意象反差对比
3、杜郎时空穿越错位对比(杜郎俊赏/重到须惊)
效果:采用蒙太奇镜头,让城市记忆撕裂,展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面对战争的破坏,有才华的文人也充满了无力感,也体现了作者的漂泊之悲与家国破败之痛。;虚实结合:
1、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虚写:“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昔日繁华的图景。
效果:词人开篇写扬州昔日的繁华,与后文扬州的萧条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2、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
“春风十里”是作者想象中的虚景,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荠麦青青”是作者眼前的实景。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效果:上下两句,对照鲜明,突出了今日扬州的荒凉不堪的景象。进一步表现诗人的黍离之悲。一盛一衰中引发作者无限唏嘘,为后文议论抒情蓄势。
;3、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效果:因“空”而“惊”,反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连缀全词,由上片的纪行写景过渡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用典:
1、竹西佳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
2、过春风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起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3、豆蔻词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4、青楼梦好:“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回忆自己当年在扬州时的放浪生活。)——杜牧《遣怀》
5、二十四桥仍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比喻和借代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借代,代指金兵。
“废池乔木”用拟人手法,将废池、乔木人格化,连“废池乔木”都“犹厌言兵”,不难让人想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揭露侵略者给扬州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对侵略战争的极端痛恨。也表达了词人对扬州人民的同情和感时伤世的意绪。
;
尽荠麦青青,废池桥木,清角吹寒。
从听觉的角度,以动衬静。冬至的黄昏,凄凉的号角伴着彻骨的寒风,回荡在空寂、荒凉的城池上,尤显环境死寂,令人无限伤感。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作者不直接写内心凄苦悲凉之感,而是细致描摹夜色下旧物仍在,却面目全非的扬州空城景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限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动静结合移情于景
;以景结情乐景衬哀情
念桥边红药,年年之为谁生?
红药,也称芍药。芍药作为一种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魏晋南北朝时,文人将芍药喻作风情万种的美人,以至后人用芍药笼烟来形容美人的娇媚。又因为芍药开于暮春时节,当它开始绽放时,百花已开始凋谢,有寂寞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群文阅读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古诗词诵读》(课件)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pptx
-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件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谏逐客书》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念奴娇过洞庭》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蜀道难》《蜀相》联读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题库试题带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通关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自我提分评估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考前冲刺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过关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高频难、易错点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 2023年度华为认证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度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考试综合练习附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3年度国家电网招聘考试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