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9-2《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田娥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朗读课文,疏通文本,理顺文意,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本文的诚挚情感,传承深厚的家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体会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明朝,是一个文化繁荣却又历经风雨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们以笔为剑,书写着内心的情感与时代的风貌。归有光,作为明代散文的杰出代表,他身处科举的浪潮中,仕途坎坷,却在散文创作领域独树一帜。他的作品往往从日常生活中取材,以细腻笔触描绘家庭琐事,于平凡处见真情。而《项脊轩志》正是他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创作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烙印?归有光又为何对项脊轩情有独钟?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翻开课本,探寻《项脊轩志》的奥秘。

情境创设:我们要参加记叙文写作大赛,而记叙文成功的表现之一便是细节感人,今天我们来学学归有光,看能不能从他的文字里获得一些启示。

二、学习任务

1.课前预习任务

了解文体“志”,作者信息。

文体介绍:

“志”: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昆山人;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35岁中举,八试不第;迁嘉定,收徒讲学;花甲及第,授长兴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8岁丧母周氏,17岁失祖母夏氏,29岁发妻魏氏死,32岁魏氏婢女寒花亡,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

归有光的散文上承唐宋,下启“桐城”;源出《史记》,取法唐宋,是明代“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作家。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其文语言朴素简洁,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代表作《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著有《震川先生集》。

2.课中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1.梳理文章字词。

项脊轩志: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有“怀宗追远”之意。

言其窄小:如颈脊之间,故名。

自号项脊生: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他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

第一段: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旧:原来的,以前的。

首句:判断句

仅:只有

方丈:一丈见方。

译文:项脊轩,就是以前的那间南阁子。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得下一个人居住。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下:向下。名作状。

案:书桌

顾:环顾

无可:没有、不能

译文:这间历经百年的老屋,灰尘泥土向下渗漏,雨水直往下滴。每当挪动一下桌子,环顾四周也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

又北向,不能得日①,日②过午已昏。

北向:向北

日①:阳光

日②:天,一天

译文:(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到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上:名词做状语,从上面

前:名词做状语,在前面

垣墙:筑起围墙,名词做动词

当:挡住,阻挡。

洞然:明亮的样子。

我稍微给(它)修补,使(它)上面不再漏雨。

译文:在前面开辟四扇窗,用矮墙把庭院四周围上,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阳光,太阳的影子反射,室内才明亮起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

于:在,状语后置句

胜:美、美景

译文:又在庭院中错杂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添了光彩。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偃仰:安居、休息

啸歌:长啸歌吟

冥然:安静的样子

兀:独自、自己

万籁有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能听见

寂寂:寂静的样子

去:离开

译文:书架上摆满了借来的书,我时而安居室内,时而吟咏诗文,时而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又称望。

【十六:既望】【初一:朔】【最后一天:晦】

明月半墙: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

班驳:纷杂错落。

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

译文: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

文档评论(0)

诗与远方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生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