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安徽省芜湖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控(一模)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研究,中国境内肇始于约9000年前的玉器,由实用装饰品发展为用于巫术、祭祀的“神玉”,再演变为具有礼仪功能的“王玉”,后在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延续至今的中国特色用玉文化。这可用以说明(???)

A.玉器制作技术高超 B.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C.中华文明流而不断 D.宗教神权色彩浓厚

【答案】C

【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9000年(中国)。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题干展现了中国玉文化的发展脉络,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流而不断的一个具体体现,能够有力地说明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玉器制作技术涉及玉器制作工艺、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但题干主要讲述的是玉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演变历程,排除A项;社会阶层分化是指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和专业化,产生了不同的职业分工,而题干是指玉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演变历程,排除B项;宗教神权只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不能以此概括整个玉器文化的发展历程,排除D项。故选C项。

2.东汉初,光武帝下令解放奴婢,包括因贫穷而被“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掠者等,还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如诏令曰:“其杀奴婢,不得减罪。”上述政令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 B.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C.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D.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答案】A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实行了释放奴婢的政策,还下令禁止残害奴婢,都体现了对奴婢的关注和重视,反映了当时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A项正确;光武帝的政令体现的是对人的重视,而不是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排除B项;这一政令并不体现礼法结合,排除C项;光武帝重视人并不代表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图是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画像砖,所绘内容是魏晋时期该地区农业生产图景。该“图景”的出现主要由于(???)

A.西域绿洲农业的勃兴 B.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

C.北方社会环境的稳定 D.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画像砖描绘了魏晋时期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图景,这种农业生产图景的出现主要由于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D项正确;虽然西域绿洲农业的勃兴、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社会环境的稳定可能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并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B、C项。故选D项。

4.如表为辽宋夏金时期君主(首领)言论节录,这些言论显示出当时各政权(???)

人物

言论

辽道宗

“(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

宋哲宗

“(宋辽)两朝百年和好,情义之厚,有同一家”

元昊

“异日势衰力微,宜附宋朝”

完颜阿骨打

“(宋金)两朝通和,实同一家”

A.积极拓展疆域 B.共同的“中国”认同

C.维护宗藩关系 D.追求边疆内地一体化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宋夏金时期(中国)。根据“而义若一家”、“有同一家”、“实同一家”等信息可知,这些言论体现了辽宋夏金时期不同政权的君主(首领)认为不同的民族和政权之间同属一家,这是华夏认同的表现,体现了对共同的“中国”的认同,B项正确;表格中的言论体现的是对共同的“中国”的认同,并没有体现疆域的拓展和追求边疆内地的一体化,排除A项、D项;辽宋夏金之间是对峙的政权,并不是宗藩关系,排除C项。故选B项。

5.明朝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良知就在我们生活的当下世界中,无须到超越的世界去寻找,也无须繁琐地读书穷理或端坐静默,只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做,良知就会自动显现出来。与此主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