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西门子64排CTA规范扫描指南
演讲人:
日期:
06
检查流程与质量控制
目录
01
扫描准备与患者摆位
02
扫描设备与参数设置
03
对比剂使用与注射方法
04
扫描技术与注意事项
05
患者准备与配合
01
扫描准备与患者摆位
头部固定
患者双臂上举,双手抱头,以减少肩部和上肢的伪影干扰。
双臂上举
身体平直
让患者身体平直,避免弯曲或扭曲,确保扫描图像的质量。
使用头架或头垫,使头部保持固定,避免扫描过程中的移动。
体位:仰卧位,双臂上举抱头
扫描范围:肺尖至膈底,包全两肺实质
肺尖
扫描范围应包括肺尖,以便完整观察肺部结构。
膈底
两肺实质
扫描范围应达到膈底,以便观察膈肌和腹腔内结构。
扫描范围应包全两肺实质,避免遗漏肺部病变。
1
2
3
定位线设置
内定位线
内定位线应定于下颌部,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3
02
01
水平线
水平线应位于腋中线,以确保扫描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一致性。
定位准确性
定位线设置要准确,避免扫描范围过大或过小,影响诊断结果。
02
扫描设备与参数设置
64排DSCT
设备
探测器类型
SIEMENSSOMATOMDefinitionFlash
设备型号
高效能、高分辨率、低辐射剂量
设备特点
从上到下
扫描方向:头→足
扫描顺序
主动脉弓至肺底
扫描范围
建议0.6mm或更薄
扫描层厚
注射器类型
注射流速
造影剂类型
注射压力
高压注射器
与流速相匹配,保证造影剂顺利注入
根据体重和扫描时间自动计算
碘海醇或碘普罗胺等适用于CTA的造影剂
注射器设置
03
对比剂使用与注射方法
370mg/mL,为保证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需严格控制浓度。
推荐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造影剂浓度
造影剂选择
对比剂浓度
注射方案
方案一
25-35ml造影剂+40ml生理盐水,适用于一般患者,可满足常规扫描需求。
方案二
注射方式
50ml造影剂+25ml生理盐水,用于血管增强效果更佳,但需注意患者肾功能及造影剂用量。
采用高压注射器,确保造影剂快速、准确注入。
1
2
3
注射速率
速率设置
4ml/s,为常用注射速率,可确保造影剂在血管内充分混合。
试推速率
4.5ml/s,在正式注射前进行试推,观察患者反应及血管情况,确保安全。
调整速率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扫描需求,可适当调整注射速率,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04
扫描技术与注意事项
设定兴趣区阈值
在扫描前,先设定兴趣区阈值,通常设定为25Hu,以确保扫描时血管内的造影剂浓度达到最佳。
团注注踪法:兴趣区阈值25Hu
触发扫描
当兴趣区内的CT值达到预设阈值时,扫描会自动触发,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监测扫描
在团注注踪法下,持续监测扫描区域内造影剂的浓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扫描参数。
双源技术概述
在双源技术下,可以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扫描,以获得更好的图像对比度和清晰度。
能量选择
扫描程序选择
根据具体的检查需求,选择适合的扫描程序,如ZJ_Thorax_LungCTA或Vascular→ThoraxCTA(Adult),以获得最佳的扫描效果。
双源技术是指使用两个X线源和探测器系统同时采集数据,提高图像质量和扫描速度。
双源技术
伪影控制
在CTA扫描中,伪影可能来自于造影剂的硬化、血管搏动、金属异物等多种因素。
伪影来源
在注射造影剂前,使用盐水冲管可以减少造影剂在管道内的残留和硬化,从而降低伪影的产生。
盐水冲管
还可以通过优化扫描参数、选择合适的扫描角度和范围等方式,进一步减少伪影的干扰。
其他伪影控制方法
05
患者准备与配合
静脉留置套管针:建议右侧肘正中静脉
选择相对较大、弹性好、较直的静脉血管进行留置。
静脉留置套管针的选择
通常建议选择右侧肘正中静脉进行留置,以方便后续操作。
留置后需注意观察患者上肢活动是否受限,以及留置针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
留置位置
使用专业的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确保留置针固定稳妥,避免移动。
留置方式
01
02
04
03
留置后护理
呼吸训练:训练患者吸气屏气
呼吸训练的重要性
良好的呼吸配合是确保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呼吸训练的方法
让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呼出。
呼吸训练的时间
训练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建议在检查前进行多次训练,以达到最佳效果。
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训练过程中要保持患者舒适,避免过度憋气或呼吸不畅。
向患者详细解释CTA检查的整个流程,包括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不动,避免产生伪影;同时保持呼吸平稳,配合机器指令进行呼吸。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在沟通结束后,让患者或其家属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文化古城—西安.-PPT.pptx VIP
- 《西方社会学理论》全套教学课件.ppt
- 第7课 实践出真知 课件 中职高教版哲学与人生.pptx
- 一针疗法之肩周炎.ppt
- 2025中国银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神经介入治疗概述及护理常规.ppt VIP
- 舒伯特第二即兴曲,降E大调 D.899之2 Impromptu No. 2 in E flat major, D. 899, No. 2 Op90 Schubert钢琴谱.pdf VIP
- 深潜器钛合金框架结构装配焊接工艺研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doc
- 村两委工作细则汇编.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