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2025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2025届湖北省圆创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5300至5800年的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刻纹玉版和玉龟,不像日常用品或装饰品。玉龟压在玉版上,玉版上有同心圆圈和“圭形”图标,为目前考古所仅见。据此推之()

A.中原文明已经迈进成熟时期 B.早期区域文化互动格局形成

C.原始先民重视与神灵的沟通 D.玉器是礼制社会的重要载体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版和玉龟用途特殊,这些奇特的造型和组合很可能与原始宗教信仰或神灵崇拜有关,可反映出原始先民与神灵沟通的意向,C项正确;安徽凌家滩文明并非中原文明,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安徽凌家滩遗址,无法体现区域文化的互动,排除B项;凌家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明,并非礼制社会,排除D项。故选C项。

2.汉代尤其是西汉铜镜的铭文,常可以看到“长相思”的字样,如“常富贵,乐未央,长相思,不相忘”“君有行,妾有忧,行有日,反(返)无期。愿君强饭多勉之,卬(仰)天大(太)息长相思……”这折射出,西汉时期()

①社会贫富差别扩大②频繁战争加速人口流动

③民间乡土观念浓厚④儒家伦理影响民众心理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A

【解析】铜镜铭文中的“长相思”多表达离别思念之情,“行有日,反无期”反映外出时间长、归期不定,结合西汉史实,汉代对叛乱的王国、匈奴、西域等地用兵,征发戍边、徭役导致人口流动加剧,家庭分离普遍,故②正确;铭文强调夫妻、亲友间的牵挂,体现民众对稳定情感和团聚的渴望,体现了民间乡土观念浓厚,故③正确。综上可知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题干中铭文“常富贵”为祝福语,非贫富差距的直接证据,故①错误;材料夫妻相互挂念是人之常情,并非忠孝仁爱等典型的儒家伦理内容,故④错误。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3.唐朝初年,政府将土地分给农民。多年后,土地分授开始向零碎化发展,一户农民几十亩的土地往往分在多处,路途遥远,农民常年奔波于分散的土地上。为此,农民常将较远的土地转租给别人耕种,自己再租种附近一定数量的土地,这被称为“互佃”。由此可见,唐代()

A.移民加速土地开垦的进程 B.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得到巩固

C.政府支持民间的土地流转 D.农民注重变通土地经营方式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初年政府分地给农民,但后来土地分授零碎化,给农民生产带来不便,于是农民通过“互佃”的方式,将远地转租,租种近处土地,这体现了农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土地经营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移民和土地开垦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均田制下的土地并非全是农民私有,口份田在农民死后要归还给国家,排除B项;材料没有表明政府对“互佃”这种土地流转方式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4.北宋欧阳修在琐闻类笔记《归田录》中记载:名臣寇准少年富贵,夜宴饮酒无度,燃烛通宵达旦,以致厕所里烛泪落地成堆,晚年不幸客死他乡;历仕真宗、仁宗两朝的杜衍为人清俭,任职期间不曾燃用官烛,仅用油灯一炷,后来“寿考终吉”。欧阳修记载此类事迹旨在()

A.宣扬勤俭持家 B.劝诫警示世人

C.渲染因果报应 D.真实记录历史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欧阳修通过记载寇准夜宴饮酒无度、燃烛通宵达旦,最终客死他乡,以及杜衍为人清俭、任职期间不燃官烛,后来“寿考终吉”这两件事,形成鲜明对比,目的是借这两个事例来劝诫世人,要养成节俭的品德,避免奢靡浪费,否则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B项正确;“勤俭持家”主要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的节俭,而材料中主要是在官员任职期间的行为表现,并非强调家庭生活,排除A项;欧阳修的主要目的并非渲染因果报应,而是通过对比进行劝诫,排除C项;笔记并非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排除D项。故选B项。

5.清前期黄土高原地区裁撤卫、所及其所转化的行政城镇数(见下表)。这表明()

类别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裁撤总数

转化为行政中心域(个)

19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