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我国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主要存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于商业秘密
的构成采取“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以及“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
三要件,即“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在商业秘密案件审理过程中,
首先确定的是涉案商业秘密的“秘密性”。通过对近五年相关案例的检索与梳理,
提出在对“秘密性”的认定中,一是对涉案信息的“秘密性”的认定难度比较大;
二是在对“秘密性”认定时所涉及的司法鉴定意见公信力较弱;三是法院在认定
“秘密性”时适用的举证责任规则在不同案件中具有差异。
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