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含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注]

注《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鉴赏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岑参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两句,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因而同府共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尾联运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李进提携的心愿。

1.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直抒胸臆。首联“蹉跎”“自怜”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慨叹。②借景抒情。颔联借写秋景,表达了岁月蹉跎的悲凉之意。③用典抒情。尾联运用凿壁偷光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的心愿。

2.请赏析颔联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描写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②烘托岁月蹉跎的伤感之情;③为下文言志抒情做铺垫。

3.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仕途求进的愿望。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