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
65.020
DB22
B
65
备案号: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735—2017
柳尖胸沫蝉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AphrophoracostalisMatsumura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73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科技学院、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明、王选遥、史丽雯、李文龙、刘国荣。
I
DB22/T2735—2017
柳尖胸沫蝉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柳尖胸沫蝉的术语和定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发生程度和成灾指标划分、虫情
调查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柳尖胸沫蝉防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柳尖胸沫蝉
AphrophorapectoralisMatsumura
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尖胸沫蝉族Aphrophorini、尖胸沫蝉属
AphrophoraGermar。
按新梢被害率,将发生程度划分为轻度发生、中度发生、重度发生3级。程度指标为:
——5%<轻度发生≤10%;
1
DB22/T2735—2017
5.2.1虫危害期,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合并为1个踏查块,面积不超过200hm。
2
5.2.2“四旁”绿化树带相邻,按同龄级合并,进行统一编号。
5.2.3
按确定的踏查线路,采取机械取样法,选取50株样株,调查样株被害状。填表B.1。
5.3标准地调查
5.3.1对踏查林分的被害株率达到20%以上的林分或林带,进行标准地调查。
5.3.2标准地按小班(无林班、小班编号的林带以200m为单位)设立,调查样株20株。每株取10
枝新梢。查数被害新梢数,填写表B.2。
6防治技术
6.1营林技术
营造混交林。
6.2生物防治
利用人工鸟巢等措施招引食虫鸟类,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栖息的环境条件。
6.3化学防治
6.3.1对中度发生以上的林分,在3龄若虫前进行。用4.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200倍液或1.2%烟碱·苦
参碱4000倍液或5%甲维盐300倍液喷雾;或其他药剂防治,用法按照说明书。
6.3.27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防治成虫,方法同上。
2
DB22/T2735—2017
AA
附
录A
(资料性附录)
柳尖胸沫蝉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A.1学名
AphrophorapectoralisMatsumura,1903
同物异名:AphrophoracostalisMatsumura1903
A.2寄主
柳树Salixspp.
A.3形态特征
A.3.1成虫
雌虫体长8.9mm~10.1mm;雄虫体长7.6mm~9.2mm。体黄褐色,密布黑色小刻点及灰白色短细毛。
头靠近后缘复眼与单眼间各有1黄斑。额中央有1纵脊,两侧各有10余条横斜脊线。前胸背板近七边形,
后缘略凹呈弧形;前端凹陷内有不规则的黄斑4个,近中脊两侧各有1个黄色小圆斑。前翅褐黄色,中部
有1黑褐色斜向横带。见图A.1。
a)成虫(背面)
b)成虫(背面)
图A.1成虫
A.3.2卵
长1.5mm~1.8mm,宽0.4mm~0.7mm。披针形,一端尖而略弯,弯端外侧色深。初产淡黄,后变
为深黄色。见图A.2。
3
DB22/T2735—2017
图A.2在梢内的卵
A.3.3若虫
A.3.3.11龄若虫头宽0.31mm,体长1.35mm。头、胸淡褐色,复眼暗红色。
A.3.3.22龄若虫头宽0.41mm,体长2.18mm。体色同1龄。
A.3.3.33龄若虫头宽0.92mm,体长4.17mm。头、胸黑褐色或黄褐色,复眼暗红色。初期出现翅芽,
龄末时翅芽伸达第1腹节后端。
A.3.3.4
4龄若虫头宽1.24mm,体长4.96mm。初期翅芽伸达第2腹节前端,龄末伸达第2腹节后端。
A.3.3.55龄若虫头宽1.70mm,体长6.44mm。初期翅芽伸达第3腹节中部,龄末伸达第4腹节中部。
A.4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上或枝条内越冬。4月中旬后,越冬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5月中旬为
孵化盛期,5月下旬进入末期。
若虫共有5龄,历期45d~55d。初孵若虫喜群集在新梢基部吸食。同时,腹部不断地排出泡沫,
将虫体覆盖。尾部不时翘起,露在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_T2722-2021_叶用莴苣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3.1-2017_花生耐低温鉴定评价技术规程第1部分:发芽至苗期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4-2017_半干旱生态区高粱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5-2017_980nm光纤光栅半导体激光器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6-2017_暴雪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7-2017_暴雨天气过程强度评估方法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8-2017_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气象等级_吉林省.docx
- DB22_T2729-2017_玉米螟发生气象等级_吉林省.docx
- DB22_T2788-2017_猫泛白细胞减少症诊断实时荧光PCR法_吉林省.docx
- DB22_T2789-2017_印刷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_吉林省.docx
- DB22_T2736-2017_纳米二氧化钛硅藻土复合光催化材料_吉林省.docx
- DB22_T2737-2017_仔貂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38-2017_梅花鹿细管冻精人工授精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39-2017_生猪屠宰厂标准化屠宰检验操作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31-2017_放养鸡兽医防疫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669-2017_全焊接板式热交换器_吉林省.docx
- DB22_T2740-2017_羊屠宰操作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741-2017_乳用育成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678-2017_380V_220V电力工程验收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742-2017_森林区划代码经营单位编码规则_吉林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