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冯扬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冯扬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作为俄国时代变迁的牺
牲品,为自己过上“真正的人”的生活而做出了灯蛾扑火般垂死的挣扎,这样一位美丽的女性
代表着俄国一大批被迫害的女子,只是安娜勇敢地站了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爱情,不惜与黑
暗的封建社会对抗,最终她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被虚伪包围,令人窒息,走向了死亡。本文从女
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关键词:女性主义;安娜·卡列尼娜;反抗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14-02
一、引言
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普遍覆盖着男权的精神,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玛
丽苏”式的的完美表现。可以说,作品中的男权审美价值观常常将女性同化为平面的天使或恶
魔,缺乏独立的个性和性格的变化。她们或是幸福家庭生活的表现符号或者是真善美等品德的
象征,但少有鲜明、独立的自我意识。这几乎成为一条定律,就连列夫·托尔斯泰本身也不例
外。例如,《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罗斯托娃、海伦、吉蒂,《复活》中的卡秋莎·玛丝
洛娃等形象,尽管她们都是典型形象,但是很明显,在作品中她们对个性和自我幸福的追求很
大程度上让位于她们的象征理念。
《安娜·卡列尼娜》的出现打破了男性价值导向的范例,虽然这不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
但它绝对可以称得上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初期的代表性作品。女权主义是女性主义的最原始状态,
在争取女性平等自由和人格独立的道路上,小说中的安娜无疑是这场斗争的“先驱者”。在经
历了失败的婚姻和痛苦的爱情之后,安娜终于看透了虚伪的人性,达到人性的觉醒,最终通过
死亡来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其悲剧命
运的原因。
二、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一)在对封建家庭的反抗中觉醒的自由意识
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模式,是封建家庭的典型体现,它像一座牢笼将将渴望自由的安娜
囚禁其中。在男权当道的贵族社会中,作为上流社会封建势力代表的卡列宁注定无法听到安娜
对于自由呐喊,他对安娜的冷漠及无情,无疑是沙皇官僚制度的的最真实体现。他将安娜当作
一件装饰品带在身边,绝非出于爱情,“他要去看他的妻子,无非是因为他决定了每星期去看
她一次,以装装门面,加以,那天,正逢十五日,照他们向来的规定,他得给他的妻子多少钱
作为生活费用。”安娜在卡列宁的眼中完全是依附于他金钱的附属品,不应该有自己的意识和
感情,更别提自由,她们的结合完全是家长包办的结果。在卡列宁眼中,安娜并不是一个具有
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他认为安娜在丈夫面前就应该是从属和依顺的,这种迂腐的思想,
迫使安娜丧失了可以与丈夫平等交流的权利,也为她的悲剧埋下了隐患。安娜自由意识的觉醒
就是从反抗家庭开始的,她认为追求幸福,憧憬爱情则是一个女人最起码的生活权利,这种富
有反抗精神的自由思想表达出了每个女人的心声。安娜在作品中一出场,作者便描写:“仿佛
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
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
微笑里闪烁着。”安娜由内而外都散发着耀眼的生命力,而隐藏在生命力和美丽外表下的反抗
精神却将她一步步推向绝望,她是那样渴望幸福和爱情,然而,所有这些憧憬,都被腐朽的封
建道德观念和传统婚姻体制变成了一种奢望,即使她曾试图“竭力隐藏住”它们,但在根深蒂
固的封建体制面前,她所有的抗争和努力都显的那样渺小和无力。最终在她与渥伦斯基坠入爱
河后,她勇敢地表述了自己的情感。“……时候到了,我知道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活人,
罪不在我,上帝生就我这样的人,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她冲破了封建家庭的枷锁,逃离了
牢笼一般的婚姻,离开了把自己当做附属品,虚伪自私又冷酷的丈夫,毫不犹豫地全身心投入
到了在她看来值得为之付出所有的爱情怀抱当中。
(二)在反思爱情的过程中觉醒的爱情观
在贵族阶级腐朽的道德观念中,爱情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情欲。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
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社会根基,但不幸的是国
家的政权仍旧把持在贵族阶级手中,专制思想和特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处于社会主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