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广而告之——校园艺术节海报设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版
内容来源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美与共——校园艺术节设计》
主题
以校园艺术节为载体,学习海报设计的视觉语言与创意表达
课时
2课时(90分钟)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2022年版艺术课程标准)
审美感知:通过观察优秀海报作品,感知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语言(图形、色彩、文字、构图)及其美学规律。
艺术表现:运用美术语言设计校园艺术节主题海报,表达个性化创意。
文化理解:理解海报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体会传统与现代视觉元素的融合价值。
2.教材分析
本课是“校园艺术节设计”单元的开篇,以海报设计为载体,引导学生从信息传递、视觉美学、文化表达三个维度展开学习。教材通过任务驱动,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任务一:分析海报构成要素,理解视觉元素的组织逻辑。
任务二:探究字体设计方法,体会文字在信息传达中的双重作用(功能性与审美性)。
任务三:综合运用图形、色彩、文字等元素完成主题海报创作。
3.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构图与色彩知识,但对平面设计的系统性认知较弱。
兴趣点:校园艺术节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易激发创作热情;对字体设计、拼贴等实践形式感兴趣。
挑战点:需突破“元素堆砌”的误区,实现信息传递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二、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1.能分析优秀海报作品的构成要素,归纳视觉语言的组织规律(对应审美感知)。
通过课堂讨论与小组汇报,完成《海报要素分析表》。
2.能设计一组创意字体,体现艺术节主题的个性表达(对应艺术表现)。
提交字体设计草图,结合自评与互评完成《创意字体评价量表》。
3.能综合运用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完成一幅兼具功能性与美感的校园艺术节海报(对应文化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海报作品,阐述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海报设计的视觉语言逻辑(主次关系、对比与协调)。
难点:创意元素的有机整合与主题信息的精准传达。
四、教学资源及环境准备
材料工具:卡纸、水彩笔、马克笔、剪刀、胶水、废旧杂志(用于拼贴)。
数字资源:优秀海报案例PPT、字体设计微课视频。
环境布置:教室分为“观察区”(案例展示)与“创作区”(小组工作台)。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对应目标
评价任务
板书(教师示范)
7.1情境导入
1.角色扮演体验:
教师提前布置教室墙面为“校园艺术节宣传栏”,张贴3张风格迥异的海报:
A海报:信息杂乱(文字大小混乱、颜色刺眼)。
B海报:纯文字排版(无图形、色彩单调)。
C海报:靳埭强《水墨的年代》(简约留白,水墨元素)。
学生分组扮演“宣传委员”,从观众视角讨论:“哪张海报最吸引你?为什么?”
2.问题驱动思考:
教师抛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海报,你会突出哪些信息?”
学生快速在草稿纸上写出艺术节海报必备元素(如时间、地点、主题、主办方)。
1.创设真实情境:
播放校园艺术节往期活动花絮视频(合唱、舞蹈、书画展),配乐《青春舞曲》。
语言引导:“艺术节是展现同学们才华的舞台,而一张好海报就像‘无声的邀请函’,如何让它既美观又实用?”
2.对比分析案例:
以A、B、C三张海报为例,拆解设计优劣:
?A海报:批评“色彩冲突导致视觉疲劳”,示范用色环工具调整配色。
?B海报:提问“纯文字海报是否缺乏感染力?”,对比加入校徽图案后的效果。
?C海报:解析“水墨线条如何营造东方意境”,联系校园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如书法社团)。
目标1(审美感知)。
学生能准确指出优秀海报的核心特征(信息清晰、视觉聚焦、文化共鸣)。
核心问题:如何让海报“吸睛”又“实用”?关键元素:时间、地点、主题、视觉符号冲突案例:A(混乱)vsC(简约)
7.2新知学习
环节一:感知精品——海报的视觉语言
1.观察教材中的“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海报”,用红笔圈出画面主体图形,用蓝笔标记辅助文字。
2.小组讨论并填写《海报要素分析表》:
图形:水墨线条的抽象表达(如波浪象征艺术流动)。
文字:主标题字号最大,副标题居次要位置。
色彩:蓝白渐变传递宁静与包容感。
构图:中心对称式布局,强化视觉聚焦。
用投影仪放大海报细节,示范分析步骤:
图形:“水墨晕染的圆形像一轮明月,象征艺术的圆满与传承。”
文字:“主标题‘国际艺术节’用粗黑体加投影,即使远看也清晰醒目。’’
对比案例:展示一张文字密集的海报,提问:“信息过多会导致什么问题?”(学生答:重点模糊)。
目标1(审美感知):通过视觉要素分解,理解海报设计的逻辑性。
80%学生能准确填写《海报要素分析表》中的图形与构图分析部分。
感知精品——海报四要素图形(主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2 May I speak to Mike?Lesson 8课件 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2 October 1st is our National Day. Lesson 7课件 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2 October 1st is our National Day. Lesson 8课件 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3 How are you?Lesson 9 课件北京版英语一年级上册.pptx
- Unit 3 I was born on May 23rd. Lesson 10课件 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3 I was born on May 23rd. Lesson 11课件 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3 I was born on May 23rd. Lesson 12课件 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Unit 3 Will you do me a favour?Lesson 12课件 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4 Nice to meet you. Lesson 15 课件北京版英语一年级上册.pptx
- Unit 4 Revision Lesson 14课件 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