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一的般概念.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1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2第1章

绪论

第一节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如机器、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工作状态)能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变化(或运行)。

历史的回顾自动控制原理4J.C.Maxwell:控制理论的源头以反馈控制为其主要研究内容的自动控制理论的历史,若从目前公认的第一篇理论论文,J.C.Maxwell在1868年发表的“论调节器”算起,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然而控制思想与技术的存在至少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1933年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48年他1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控制论》。2控制论的基本含义是:现代的自动机器和人都3是由感觉装置(器官)、动作装置(器官)、传递4信息的系统(神经系统)所组成的一种系统。自动机器和人都是在接收、处理、传递和存贮信息,并利用信息去完成动作,实现与外界的联系。在系统工作中,反馈控制给定控制信号使动作装置(器官)动作。动作结果由感觉装置(器官)检测出来,并反馈回去与给定信号相比较。如果比较有偏差,偏差信号会继续控制动作装置(器官)动作,直到偏差信号消失为止。5

具有反馈控制原理的控制装置在古代就有了。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当属古代的计时器“水钟”(在中国叫作“刻漏”,也叫“漏壶”)。据古代锲形文字记载和从埃及古墓出土的实物可以看到,巴比伦和埃及在公元前1500年以前便已有很长的水钟使用历史了。刻漏,主要由几个铜水壶组成,又叫“漏壶”。除了最底下的那个,每个壶的底部都有一个小眼。水从最高的壶里,经过下面的各个壶滴到最低的壶里,滴得又细又均匀。最低的壶里有一个铜人,手里捧着一支能够浮动的木箭,壶里水多了,木箭浮起来,根据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间。

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亚历山大里亚城的斯提西比乌斯(Ctesibius)首先在受水壶中使用了浮子(phellossivetympanum)。按迪尔斯(Diels)本世纪初复原的样品,注入的水是由圆锥形的浮子节制的。而这种节制方式即已含有负反馈的思想(尽管当时并不明确)。

约在公元前500年,中国的军队中即已用漏壶作为计时的装置。约在公元120年,著名的科学家张衡(78-139,东汉)又提出了用补偿壶解决随水头降低计时不准确问题的巧妙方法。在他的“漏水转浑天仪”中,不仅有浮子,漏箭,还有虹吸管和至少一个补偿壶。最有名的中国水钟“铜壶滴漏”由铜匠杜子盛和洗运行建造于公元1316年(元代延祐三年),并一直连续使用到1900年。现保存在广州市博物馆中,且仍能使用。

北宋时期,苏颂等于1086年-1090年在开封建成“水运仪象台”。仪象台上的浑仪附有窥管,能够相当准确地跟踪天体的运行,“使它自动地保持在窥管的视场中”。这种仪象台的动力装置中就利用了“从定水位漏壶中流出的水,并由擒纵器(天关、天锁)加以控制”。苏颂把时钟机械和观测用浑仪结合起来,这比西方罗伯特.胡克早六个世纪。

公元235(三国时期)的马均及公元477年祖冲之等还曾制造过具有开环控制特点的指南车。并发明了齿轮及差动齿轮机

1765年俄国的波尔祖诺夫发明了蒸汽机锅炉的水位自动调节器(这在俄国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自动调节器)。1760年-1800年,詹姆斯.瓦特对蒸气机进行了彻底得改造,终于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瓦特的改良工作中,1788年,他给蒸气机添加了一个“节流”控制器即节流阀,它由一个离心“调节器”操纵,类似于磨房机工早已用来控制风力面分机磨石松紧的装置。“调节器”或“飞球调节器”用于调节蒸气流,以便确保引擎工作时速度大致均匀。这是当时反馈调节器最成功的应用。

瓦特没有对调节器进行理论分析,后来J.C.Maxwell从微分方程角度讨论了调节器系统可能产生的不稳定现象,从而开始了对反馈控制动力学问题的理论研究。

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稳定性的问题。牛顿可能是第一个关注动态系统稳定性的人。1687年,牛顿在他的《数学原理》中对围绕引力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质点进行了研究。他假设引力与质点到中心距离的q次方成正比。牛顿发现,假设q-3,则在小的扰动后,质点仍将保留在原来的圆周轨道附近运动。而当q≤-3时,质点将会偏离初始的轨道,或者按螺旋状的轨道离开中心趋向无穷远,或者将落在引力中心上。

在牛顿引力理论建立之后,天文学家曾不断努力以图证明太阳系的稳定性。特别地,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当的努力。1773年,24岁的拉普拉斯“证明了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在一些微小的周期变化之内是不变的”。并因此成为法国科学院副院士。虽然他们的论证今天看来并不严格,但他们的工作对后来李亚普诺夫的稳定性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稳定性理论仍集中在对保守系统研究上。主要是天文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