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湖北省襄阳市鄂北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摩奴法论》是古印度国家有关宗教、道德和哲学的法律汇编。其中第7、8、9章都被冠以“国王的法”之名,国王出身刹帝利种姓,直接行使司法权,所做出的裁决任何人不得违抗。这说明在古代印度()

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种姓制度根深蒂固

C.婆罗门教的统治强化 D.法律彰显国王权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王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直接行使司法权,所作出的裁决任何人不得违抗”可知,《摩奴法论》意在强调国王具有专制统治的权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与神权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摩奴法典》是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描述了种姓制度的相关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国王的统治权威,并不是强化婆罗门教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2.虽然绝大多数埃及人不认识象形文字,但神庙的建造者仍然在神庙的墙上、柱子上都刻满了象形文字的铭文,一般的大众即使一字不识,在走进神庙的时候,也会对铭文充满敬畏,因为象形文字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与感染力,可以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这说明()

A.神庙设计体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 B.古埃及建筑彰显浓厚的人文主义

C.文字使用推动埃及建筑业发展 D.象形文字有利于培养大众的审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铭文充满敬畏”、“可以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可以得出古埃及人这样建造神庙是为了凸显王权的神圣性,进而为巩固统治服务,体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A项正确;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肯定人的价值,材料体现的不明显,排除B项;材料主旨“功利色彩”,而“文字的使用推动埃及建筑业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爬刺C项;材料主要表现神庙设计的功利色彩,而“培养大众的审美”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3.亚历山大在占领了波斯帝国辽阔的疆土后,发现了波斯高度发展的文明,于是要求人们以东方人的方式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亚历山大去世之前,在西亚、中亚等地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并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与当地人通婚联姻。亚历山大的上述做法()

A.削弱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 B.不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

C.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D.激化了与被征服地区人民的矛盾

【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要求人们以东方人方式向他行匍匐礼,对他敬若神明。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并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与当地人通婚联姻。这些措施显然既有利于巩固其自身统治,客观上也推动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世界史上造就了一个“希腊化时代”,C项正确;“亚历山大去世之前,在西亚、中亚等地建立了许多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并动员大量希腊人来这些城市定居,与当地人通婚联姻”亚历山大的这些做法,显然不是削弱希腊文化的影响力,而是加强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排除A项;亚历山大在被占领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的办法,这有利于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排除B项;因俗而治、与当地人通婚联姻、移民被占领地区等政策有利于缓和与被征服地区人民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4.中世纪早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领主意愿及权力行使更侧重劳役和实物。后来庄园领主逐渐将农奴劳役折算为货币。在英国沃切斯特主教地产上,1350-1400年使用劳役比例只在30%左右,其他都折算为货币。英国拉姆塞修道院霍利威尔庄园,在1362-1363年只有1%劳役被折算为货币,此后比重逐渐加大。上述材料反映出英国()

A.庄园农产品获利增加 B.封建庄园制度已经濒临崩溃

C.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 D.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劳役劳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庄园发展过程中由缴纳劳役和实物逐渐转换为缴纳货币,主要原因是庄园与外部市场联系增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传统的劳役劳动逐渐取代雇佣劳动,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庄园经济的转型,没有提到农产品的获利情况,排除A项;15世纪庄园经济解体,排除B项;圈地运动迅速开展是在15世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