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京剧《活捉三郎》研习心得
【内容摘要】京剧《活捉三郎》是一出花旦行当的骨子老戏,也
是作者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通过学习、研究、整理乃至演出这出
剧目,不仅较为全面地提升了作者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基本功
水平,更是第一次体验了深入揣摩、吸收借鉴、尝试创作、整理翻
新一出骨子老戏的全过程。总结、梳理研习此剧的心得体会,意在
探索教学剧目的整理方法,以期为行当教学剧目的拓展抛砖引玉。
【关键词】情勾活捉整合载歌载舞
一、剧目简史
追溯京剧《活捉三郎》的历史,要说到明传奇《水浒记》。《水浒
记》的作者是明朝江苏吴县人许自昌,故事取材于施耐庵的名著《水
浒传》中部分情节,内容主要围绕晁盖和宋江两个人物展开。全本
共32出,一般只取其中涉及宋江侍妾阎婆惜与张文远私通的部分
演出。昆曲常演《借茶》《拾巾》《前诱》《后诱》《刘唐》《杀惜》、
《放江》《活捉》(即《情勾》)等折子戏。京剧全本《乌龙院》即
以此为蓝本。内容主要讲述宋江侍妾阎婆惜与张文远因借茶相识,
进而私通。此时梁山泊好汉刘唐奉晁盖令前来下书,向宋江致谢,
事被阎婆惜发觉,就以此威胁宋江,反被宋江杀死,宋江遂逃往梁
山泊入草。
阎婆惜被宋江杀死之后,她的魂魄夜间来寻找张三郎。张三郎虽
然感到恐惧,但又迷恋旧情而不能自拔。阎婆惜最终把张三郎的魂
魄勾去阴间,了却了生平夙愿。这一折又称《活捉三郎》,剧中表
演极能体现演员功力:阎婆惜的大段唱功及鬼步圆场,张三郎的繁
重做功及矮步等技巧,都是剧中的重要看点。此外还需角色间默契
配合,才能彰显人物神采,更令观众欣赏到优美的载歌载舞。清“同
光十三绝”中之朱莲芬、杨鸣玉合演《活捉》一出,“走场追逐时,
足捷如风,身轻于纸”堪称一绝。
二、“情勾”与“活捉”
笔者最初学习这出剧目是在大学本科期间,先后向沈世华老师和
宋丹菊老师分别学习了昆曲和皮黄两种版本的《情勾》和《活捉三
郎》。所学的这两个版本的同一出剧目,表演却不尽相同。首先在
立意上,昆曲重在“情勾”,阎婆惜(又名阎惜娇)是难舍旧情,
执意将张文远魂魄摄去,同归“鸳鸯冢”。京剧的演法则突出“恨
杀”,念白中不乏“似你这等负心之人,也不知害了多少良家妇女,
若不索尔性命,恶气难消”等语句,足见阎惜娇是因张文远的负心、
不忠不义,继而索其性命,以伸张正义。但殊途同归,最终张文远
毙命的结局,符合传统善恶观。从实际角度看,张文远是个风流倜
傥的青年,应该是俊美的小生形象,但在舞台上,却以丑行(昆曲
为“副末”行当)应工。丑化这个人物的原因就在于突出他内心及
品行的丑恶,而阎惜娇这个人物,过去一直被视为荡妇,归于完全
批判的反面人物,但笔者认为,不恪守妇道的阎惜娇也有单纯的一
面。正因为她单纯、涉世不深,才会深信张文远的甜言蜜语,才会
为了与张文远结为长久夫妻而不顾一切地逼迫宋江,最终落得香消
玉殒的悲惨结局。此外,阎惜娇是被宋江杀死,其鬼魂却并未向宋
江索命,而是在死后仍不忘旧情,将张文远摄去阴间。这样的结局,
符合“善恶有报”的传统道德观念,也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寓教
于乐”,宣扬真、善、美的教化作用。
在大抵相同的表演结构基础上,昆曲《情勾》在后半部分用大量
表演篇幅,以双人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突出阎、张二人缠绵的情
态,非常优美。张文远是在情不自禁的状态下自愿跟随阎惜娇同去,
而笔者学习的皮黄版本中后半部分篇幅较短,在阎惜娇怒斥张文远
之后欲索其性命,张文远极度害怕,慌乱躲避,此时有一些两人配
合的跌扑技巧,比较精彩。这两个不同版本的先后学习经历,为笔
者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础。无论是剧中繁重的步法技巧,还是在行
进中完成的大段唱腔,以及与丑行相互配合的舞蹈和跌扑等技巧,
笔者一一攻克这些表演难关,受益匪浅。
三、择优整合
当走上教师岗位后,笔者萌生了将所学习的昆曲、皮黄两个版本
的《活捉三郎》进行整合的想法。昆曲《情勾》表演吃重,后半部
分双人载歌载舞非常优美,全剧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但京剧表演
专业的学生在毕业进入院团工作后,基本不可能演出该剧目。这对
于目前剧目学习量本来就很少的学生来说难免遗憾。笔者所学习的
皮黄版本,唱腔优美,步法、跌扑等技巧繁重,而美中不足在于后
半部分篇幅较短,若能结合《情勾》之双人舞蹈则更为精彩。所以,
笔者特别希望能结合自己所学习的两个演出版本之长处,整理、创
作成为一出具有较高教学和演出价值的京剧折子戏——《活捉三
郎》。2006年,在学院和京剧系领导的支持下,在同事的帮助下,
终于完成了这个愿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