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混凝土溶蚀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ocxVIP

机制砂混凝土溶蚀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输水隧洞在服役状态下,隧洞内部混凝土与输水长期直接接触会出现溶蚀损伤,主要溶蚀形式表现为表面接触溶蚀。混凝土在自然条件下因溶蚀而出现的损伤通常需要经年累月的作用才会显现,而在试验室条件下,一般利用物理器械或化学试剂进行加速溶蚀。常用的溶蚀方法主要有去离子水法、化学试剂法和电化学加速法等。近年来,学者们多采用化学溶液进行加速溶蚀,以研究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溶蚀时间的演化规律。徐应莉通过试验发现,水泥基材料溶蚀后,其抗压强度与钙离子溶出量整体呈指数衰减关系。Huang等对混凝土溶蚀前后的应力–应变进行研究后得出,混凝土溶蚀后峰值应力下降,塑性变形比例减小。Hu等使用化学试剂加速溶蚀混凝土,研究了水灰比与溶蚀深度之间的关系。薛霖等由对比试验得出,活性粉末混凝土在NH4Cl溶液中的溶蚀速度是其在自来水中的50倍以上。

现有的溶蚀试验多针对以天然砂为细骨料的混凝土,较少涉及机制砂混凝土,而有关于单掺矿粉和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在溶蚀作用下力学性能演化的研究也相对有限,无法揭示混凝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与溶蚀损伤之间的演化规律。在已有施工现场配合比基础上进行了配合比优化,采用化学试剂加速溶蚀法,研究了单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下简称UHMWPE)纤维和矿粉对溶蚀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并从应力–应变和弹性模量角度做了进一步探讨。

1?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选用江苏某公司生产的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为机制砂,石粉含量、表观密度和细度模数分别为:6.8?%、2?720?kg/m3和3.2。粗骨料为粒径5~20?mm、20~40?mm的级配碎石,表观密度分别为2?710?kg/m3和2?650?kg/m3,按1.5∶1混合。试验使用F类Ⅱ级粉煤灰和S?95矿粉。试验选用18?mmUHMWPE,性能参数见表1。

?表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参数

外加剂为HT–BZ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缓凝型)和HT–BZ引气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水胶比为0.41,砂率为47?%,控制坍落度为200±20?mm,试验3组混凝土为:基准混凝土(JZ–1)、掺1.0?kg/m3UHMWPE纤维混凝土(PE–1)和掺13?%矿粉混凝土(S–13),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

???????????????????表2?混凝土配合比表????????????kg/m3

试验选用6?mol/L氯化铵溶液对混凝土进行加速溶蚀,试验过程中,定期测量溶液的pH值,通过添加新配置氯化铵溶液,保证侵蚀溶液pH值小于9.25,以维持氯化铵溶液的侵蚀效果。制作试件100?mm×100?mm×100?mm立方体混凝土试块,在溶蚀时间为0?d、7?d、14?d、28?d、42?d、49?d和56?d时进行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测试;制作40?mm×40?mm×160?mm长方体混凝土试块,在溶蚀0?d和56?d时进行应力–应变测试,试验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混凝土试块施加荷载,加载方式采用分级加载,分为最大抗压强度值的21?%两次循环预压加载(1?kN/s)、最大抗压强度值的70?%加载(1?kN/s)和破坏加载(1?mm/min)。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抗压强度

不同溶蚀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随着溶蚀时间的增加,3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前期溶蚀液体偏酸性的环境下,混凝土水化反应减缓,前期水泥熟料经水化作用生成凝胶等为混凝土砂石骨料提供粘结强度的主要钙化产物,因化学反应、离子浓度差等原因逐渐减少。即使后期随着溶蚀的进行,溶蚀液体偏于碱性,有利于矿粉和粉煤灰的二次水化。但试验为保证溶蚀持续进行,加入了适量新配置的氯化铵溶液,使得混凝土中具有胶凝作用的钙质化合物生长速率较为缓慢,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被抑制。

图1?抗压强度随溶蚀时间变化

不同溶蚀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溶蚀前14?d,3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增幅较大,之后逐渐缓和。这是因为前期侵蚀液中溶液偏酸性。并且,由于离子浓度差,混凝土中的钙离子本身由表及里快速向着氯化铵溶液中扩散。而混凝土本身的原生性孔隙和裂缝,也为钙离子本身向侵蚀溶液扩散提供了便利通道。以上原因均导致混凝土孔隙率上升、密实度降低,力学性能表现为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率相对偏大。

图2?抗压强度损失率随溶蚀时间变化

2.2?劈裂抗拉强度

不同溶蚀龄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如图3所示。从图3可看出,随着溶蚀龄期的增加,3组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在前14?d时下降速率较快,而后趋于缓和。这是因为,在溶蚀前14?d,侵蚀液体pH值偏低,混凝土水化反应被抑制。并且化学反应和离子浓度差较大,导致钙离子迅速流失,使混凝土孔隙

文档评论(0)

外卖人-小何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