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35.240.1
CCSF10
团体标准
T/×××××××—××××
能源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价机器人流程
自动化(RPA)应用能力
EvaluationSystemforDigitalizationCapabilityofEnergyEnterprises
RoboticProcessAutomation(RPA)ApplicationCapability
××××-××-××发布××××-××-××实施
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
1
T/××××××—××××
目次
前言I
引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RPA应用能力全过程评价体系2
4.1结构2
4.2指标构成3
4.3评价指标解释4
4.3.1场景开发标准化4
4.3.2工具效能4
4.3.3运行自动化程度4
4.3.4集成管控成效4
4.3.5运行成效评价5
4.3.6安全性5
4.3.7人才支撑体系5
4.3.8配置方式适用性6
5RPA应用能力评价分级7
5.1评分规则7
5.2权重设置7
5.3RPA应用能力评价7
5.4分级8
附录A(规范性附录)9
附录B(资料性附录)11
参考文献13
2
T/××××××—××××
能源企业企业数字化能力评价——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应用能
力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价-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应用能力评价体系的
总体原则、评价体系、具体内容和评价要求、评价分级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能源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估
和第三方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必须引用以下文件。对于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适用该日期版本。对于未注明日期
的引用文件,适用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
GB/T23011-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数字化转型价值效益参考模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能源企业energyenterprises
从事电力、石油石化、煤炭、燃气、新能源、核能等主营业务的企业,或支撑以上主营业务
开展的咨询、相关设备制造等服务的企业。
3.2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oboticprocessautomation
简称rpa,以软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技术,能够模仿用户在计算机上
的操作(如点击、拖拽、输入等)来执行或辅助完成任务,具有可复用、易移植、零集成、建设
周期短等特点。
3.3
RPA设计器RPADesigner
一种可视化开发工具,用于设计和开发自动化流程文件。类似于传统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I
DE),通过拖拽功能节点和绘制流程图等方式,支持主流开发语言,实现快速的流程自动化开发。
3.4
1
T/××××××—××××
RPA控制器(中控)rpacontroller
RPA运行管理的核心中枢,负责对RPA机器人及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