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B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142—2016
核桃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lingGastrolinadepressathoracicaBaly
2016-09-28发布2017-03-28实施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52/T1142—2016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虫情调查 2
5防治措施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核桃扁叶甲的形态特征表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核桃扁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表 5
附录C(规范性附录)核桃扁叶甲调查记录表 6
附录D(资料性附录)林间取样示意图 10
II
DB52/T114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毕节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朝俊、余金勇、刘正忠、吴跃开、郑红军、王才军、杨再华、朱秀娥、张红玉、吕梅、王晓霞、李明军、刘晓、夏光旭。
1
DB52/T1142—2016
核桃扁叶甲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depressathoracicaBaly)防治的术语与定义、虫情调查、
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核桃扁叶甲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LY/T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核桃扁叶甲walnutflattenedleafbeetle
学名为Gastrolinadepressathoracica
Baly,又名核桃金花虫,属昆虫纲(Insecta),鞘翅目
(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oidea),
扁叶甲属(Gastrolina),食叶性害虫。核桃扁叶甲的形
态描述参见附录A。
3.2
有虫株率Percentageoftreeswithinsects
有虫株数占实际调查株数的百分比。3.3
失叶率Leafbladerate
单株树冠上损失的叶量占单株树冠上的全部叶量的百分率。
3.4
发虫中心Centreofinsectsaggregation
2
DB52/T1142—2016
同一个卵块孵化的幼虫,聚集在同一块采摘面上为害。一个聚集点为一个发虫中心。3.5
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
平均每株寄主树内核桃扁叶甲数量(头/株),包括幼虫、蛹、成虫。
4虫情调查
4.1标准地调查4.1.1踏查
沿设计路线对调查林分进行踏查,踏查线路避免重复。在晴天沿林间小道、小班线或调查线,观测调查,踏查路线要有代表性。将调查结果记入附录C的表C.1。
4.1.2标准地设置
在踏查的基础上确定标准地,标准地要在有代表性,远离林缘。标准地内寄主树木的数量不少于30株。将调查结果记入表C.2。
4.1.3取样方法
“Z”字形取样法,见附录D中图Da。虫害株在标准地的边缘地带发生量多,而在标准地内呈点片不均匀分布的地块调查时采用。
五点取样法,见附录D中图Db。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采用。
对角线取样法,见附录D中图Dc或图Dd。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方形或长方形地块。4.2调查内容
调查林分的虫害发生程度和平均虫口密度。
4.3调查时间
幼虫调查时间为4月下旬~6月中旬。成虫调查时间为6月下旬~8月底,在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
4.4调查方法
连续抽取标准地内20株树,进行每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T 1477-2019 商品鲟鱼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8-2019 贵州省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质量规范.docx
- DB52T 1447-2019 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元数据元素集.docx
- DB52T 1446-2019 政务服务网技术规范.docx
- DB52T 1445-2019 冬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4-2019 冬荪烘干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3-2019 香菇菌棒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2-2019 黑木耳菌棒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1-2019 红托竹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40-2019 冬荪菌棒生产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