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目录;PartOne;1、考古学家将原始社会分为哪两个阶段?依据是什么?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代表有哪些,他们生产生活的状况如何?;1.旧石器时代(170万年-1万年);2.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2070年);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红山玉龙;材料1:位于陕西西安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130余座中、晚期的墓葬,按其墓坑大小,随葬品的多寡,也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3)父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_______时代晚期。

②特点:社会_________与不平等开始出现;部落联盟出现;_______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_____阶层出现;中国即将迈入_________的门槛。;时间;PartTwo;;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PartThree;“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译文大意:商王武丁命妻子妇好率三千人马及奴隶士兵一万人,去征伐宿敌羌国。;建立者;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

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西周;分封对象;特点:

作用:

解体:;材料商代,王位的继承……既有传子者,也有传弟者。传子者中,又有传长子与传幼子等多种。

……商代中期的九世之乱,其根源在于此。;;表示等级制度的仪式、器具、称谓;;农业

(主要生产部门);文字;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PartFour;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这些文化遗存(???)

A.奠定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B.标志中国迈入奴隶社会

C.体现人类社会的最早文明D.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2.传说中的人物皋陶历经了尧、舜、禹三个时期,始终担任职掌断狱和司法大权的“大理”和“士师”,相传他断狱公平、执法公正,创造出最早的监狱雏形,被后人称??“狱神”。皋陶的传说()

A.带有国家初始形态孕育的印记

B.展现了原始民主遗风的影响力

C.体现了官僚世袭制的历史渊源

D.因缺乏考古资料印证而不可信;3.考古学家注意到,“二里头至西周时代……宫庙合一,以庙为主:春秋战国时代至秦汉时代……宫庙分离,以宫为主”。意在强调()

A.夏商西周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B.周秦之际是政教分离的分水岭

C.法家集权思想深刻影响历史走向

D.秦汉文治武功奠定政治制度格局;4.西周时代,统治者“人为”地将礼和乐结合起来,实行礼乐制度。基于宗法制度的礼从外部“给人提供一种强制的社会规范”,基于审美情感的乐则从内部“为人塑造一种自律的文化规范这反映出统治者实行礼乐制度旨在()

A.提高民众的审美水准和文明程度 B.维护宗法制度的权威

C.整合百姓的文化生活以稳定社会 D.提升部族的礼仪修养;5.周灭商之后,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又“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后又“以微子开(帝纣之庶兄)代殷后,国于宋”。西周褒封帝王后代的深层用意是()

A.强化血缘等级关系 B.建立贵族联合统治

C.彰显天下共主地位 D.安抚潜在敌对势力;6.商代外服诸侯的“职”,如侯—“为王斥侯”、甸—“治田入谷”、男—“任王事”、卫—“为王捍卫”,诸称主要类于服事的“职”称。西周时期,在此类称呼的基础上形成“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等由内至外排列层次为王畿、诸夏、夷狄的制度。这一发展反映出西周()

A.借助政治地理区划强化统治秩序

B.继承了商遗留的原始部落政治色彩

C.有效拓展诸侯对周王的义务范畴

D.形成了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感谢您的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