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_T1939-2013_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VIP

DB34_T1939-2013_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_安徽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11.220

B4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939—2013

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

Thestandardforimmunologicaltechnologyofpigeonhighpathogenicinfluenza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939—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裕安区疫情测报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栗新、朱良强、占松鹤、汪彤、何长生、刘华、陈静、江定丰、胡祖余、王举

勇、刘纯林、杨德康、吴葆谊。

I

DB34/T1939—2013

肉鸽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肉鸽的前期准备、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免疫接

种和免疫效果评价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境内肉鸽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接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36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

NY/T766高致病性禽流感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767高致病性禽流感消毒技术规范

NY/T768高致病性禽流感人员防护技术规范

《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4号)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根据肉鸽日龄、母源抗体水平、用途、机体状况、疫苗类型而制定的疫苗接种时间、方式、次数和

顺序。

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办法,将一定量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输入到肉鸽机体内,使肉鸽获得预防该

种传染病的能力。

1

DB34/T1939—2013

废弃物

主要包括用过的疫苗瓶、注射器、针头及剩余的疫苗液和使用后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4免疫接种前的要求

4.1肉鸽的要求

接种的肉鸽必须临床表现健康,对体弱、产蛋肉鸽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紧急接种应按安全区、受

威胁区、疫区的顺序进行。从外场引进的肉鸽需要免疫接种,应在隔离观察期结束后进行。

4.2疫苗的要求

4.2.1选择的疫苗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生产的H5N1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且符合当地流行毒株的

预防需要。

4.2.2疫苗保存和运输要符合油乳剂灭活疫苗保存条件,避光冷藏(2℃~8℃),严防冻结。

4.2.3疫苗使用前对疫苗的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内容检查按《兽药管

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标示的内容是否相符。对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

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禁止使用。

4.3

仪器设备的要求

确立专人负责,对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采购、保管,足量供给并监督使用。

主要仪器设备包括连续注射器、无菌针头等接种器械;2.5mL一次性注射器采样器械;疫苗、样

品等冷藏运输箱;1.5mL离心管、不同规格移液器等实验室检测设备;70%酒精或碘酒棉球、一次性

防护服、口罩、手套等消毒防护物品等。

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进行初免,在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

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

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雏鸽在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用禽流感活初免;2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接种

剂量为0.3mL。

或者,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接种剂量0.4mL。

发生疫情时,要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肉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接种剂量0.5mL。最近1个月内已

免疫的肉鸽如监测抗体在保护范围内可以不进行强化免疫。

6

免疫接种

2

DB34/T1939—2013

6.1接种部位的选择

——2周龄前颈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为肉鸽颈背部下三分之一处,针头向下与皮肤呈45度;

——2周龄后胸部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肉鸽胸部凸处左右侧里约2公分处,针头方向与胸骨大

致平行。

6.2

疫苗接种质量控制

6.2.1

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无菌。同一养鸽场的肉鸽,每注射一鸽舍肉鸽至少要更换针头一次。

6.2.2专人负责监督接种过程,确保每只肉鸽都被接种,发现漏种的肉鸽要及时补种。

6.2.3

记录按《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