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诗歌鉴赏(一)意象
2005版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形式上鉴赏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内容上分析其思想情感。
诗歌中形象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作品中其他人物。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答案:“折柳”这首曲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写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解析:本题关键点是了解“柳”这一意象的内涵以及折柳寓意。古人以“柳”谐“留”音,所以“柳”以及与“柳”有关的意象几乎就是离别、留恋的同义词。同时,折柳赠别是唐代风俗,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
意象的揣摩其本质就是:找出诗歌中间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景和物分析这些景和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上面所浸渍的诗人的主观态度,以此作为解开诗歌意境主旨、诗人思想情感的钥匙。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2004江苏卷)1、找出诗歌中包含的意象: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白雪、青冢、黄河、黑山。2、分析这些意象的特征:金河、玉关:岁岁重复。马策、刀环:朝朝相伴。白雪:暮春不化。黄河:绵长环绕。3、揣摩诗人寄寓在意象上情感:从“岁岁”“朝朝”的无休无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苦寒的塞外却唯见白雪落向青冢;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从中看出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之苦怨。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2004福建卷)找出诗歌中包含的意象,分析特征,揣摩情感。秋气、烛花、床、梧桐、月。秋气清冷,烛花深夜频剪,床凉,月照梧桐影斑驳。秋气萧瑟凄清,锦衾单薄,佳人“频剪烛花”夜永难寝,凸现了诗人难捱的寂寞、孤独与愁苦。床凉,月疏,也显示出诗人遗憾失落、心凉情苦的境遇。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花草树木: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寒菊》)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在很多场合它作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
鸟兽鱼虫:杜鹃李白“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杜鹃嘴红象泣血,叫声凄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12
日月星河: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