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林果地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达85%以上。近年来,国内大豆供需矛盾突出,缺口巨大。
面对市场缺口与贸易制约,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和大豆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能、解决需求缺口的关键。在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在保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大豆种植面积,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是急需解决的难点、痛点。
2024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这为全国林果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江苏省经济林果类面积300万亩,其中桃、梨、薄壳山核桃等面积100万亩在右,葡萄60万亩。林果种植占地多,进入挂果收益期的时间长,桃、梨树需3~5年,薄壳山核桃需7~8年,经营主体前期投入大,在挂果期前没有收入来源。如何在经济林果进入挂果收益期前增加农民收益,对缓解主体资金压力,促进经营主体及整个林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能否科学利用林果地套作大豆,既增加农民收益,又可起到固氮减排的效果,即可促进林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能扩大大豆面积,增加大豆供给,保障大豆供给安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果树研究所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协同江苏国林润宁实业发展有限
公司、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睢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淮安市淮阴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盱眙碧根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通过系统调研和试验示范,证实林果地套种大豆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立体种植模式。首先,大豆属于浅根系作物,不与林木争肥争水,大豆的固氮作用还能为土壤提供可再生来源氮,减少下一季作物或果树的氮肥施入量,而大豆种植及其秸秆还田还可促进土壤固碳,改良农田生态。其次,其次林果地行距较大,为5~10米,可进行大豆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此外,大豆覆盖地表可防止水土流失和杂草生长,减少了除草剂使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目前,江苏省林果地套种大豆的年种植面积已达8万亩,且随着对大豆需求的持续增加和大豆价格的持续走高,林果地套种大豆面积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调研发现当前林果地套种大豆实践中存在若干技术问题,部分种植户缺乏科学种植意识,未能充分考虑果树树龄要求、大豆品种选择、沟渠开挖、密度控制、肥药使用、化学调控及农机农艺配套等关键技术要素,导致大豆产量偏低,林农复合模式的提质增效效果不显著,制约了该模式的推广应用。因此,生产中急需制定科学规范的林果地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提升单位面积种植效益,促进林果和大豆产业绿色增效和可持续发展。该规程的制定与实施符合我国大豆、林果产业的发展趋势,还可培肥地力、固氮减排、增加大豆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较好。通过规程的宣贯实施,可有
效提升耕地质量,增加种植效益,对保障国家油料安全供给和果品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期经济、社会、生态、安全等效益分析:
从经济效益来说,本标准的实施可显著增加周年种植效益,增收一季大豆,亩增效5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明显,缩短了林果业的生产回报周期。
从社会效益来说,本文件的实施响应了国家一号文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和“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目标。有利于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对于缓解我国大豆进口需求,保障国家油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生态效益来说,本标准的实施,可以起到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的效果。大豆的固氮作用能为土壤提供可再生来源氮,周年可减施纯氮12kg/亩。此外,大豆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可以增强林果地的碳汇和减排功能,提高林果地农田生态的健康度。
二、任务来源
本文件获得以下项目支持:江苏省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项目,林农复合高效种植提升技术研究熟化(LYKJ[2024]15)的支持。
(根据2024年10月18日江苏省农学会下达的《关于2024年江苏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第二批)立项的公告》(苏农学字[2024]62号),批准本标准《林果地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立项。
三、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职务
任务分工
1
刘瑞显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研究员
主持标准编制
2
张国伟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标准撰写
3
朱海军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副研究员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4
陈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副院长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5
杜祥备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据分析基础与案例实战(基于Excel软件)课件 第2单元 Excel数据收集.pptx VIP
- 技术方案信息系统网络与基础设施运维服务.pdf
- 数据分析基础与案例实战(基于Excel软件)课件 第1单元 数据分析概述.pptx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30天背诵计划表.pdf VIP
- 数据分析基础与案例实战(基于Excel软件)课件 第3单元 Excel数据分析常用函数.pptx VIP
- 数据分析基础与案例实战(基于Excel软件)课件 第4单元 Excel数据加工与处理.pptx VIP
-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件.docx VIP
- DELTA台达ASDA-M应用技术手册.pdf
- 数据分析基础与案例实战(基于Excel软件)课件 第6单元 Excel数据展示.pptx VIP
- 银行入职培训的心得体会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