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3课《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本

3我爱这土地(第一课时)

课时

2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情分析: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把握课文的大意并不会很难,《我爱这土地》诗也似乎明白易懂。然而,要让生活在和平年代养尊处优环境中的学生做到读诗悟情,把诗人那种特殊的内涵极其复杂的情感理解深刻却并非易事。另外,学生的朗读水平较差,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多样的诵读训练,让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来感悟和体验,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启发学生设身处地用“心”去读、去品味、去联想和想象诗中的意境,去感悟、探究诗歌中所深蓄的情感及意义,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及审美情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相关背景知识,有感情的朗读本诗。

2.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

文化自信:了解作者艾青及《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体会诗歌蕴含的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语言运用:理解诗歌中重点词句,培养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的内在旋律,感受诗的节奏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

◆难点

1.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问题卡与任务单

附后页

教学活动预设

三次修改

【导入新课】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了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日本侵华战争》视频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诗人艾青也冲到了时代的前沿,像一只喉咙嘶哑的鸟,为大地的兴衰而歌哭,他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甘愿为祖国的强盛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板书:我爱这土地)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也享有声誉。

其诗歌以“土地”“太阳”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

【背景知识】(教师介绍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

本文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

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字词积累】(大声朗读并识记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嘶哑(yǎ)汹涌黎明

腐烂悲愤(fèn)

多音字

假(jiǎ)如这次可以放五天假(jià),他打算带家人去桂林旅游。

【理解词义】

声音沙哑。()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形容程度深。()

答案:嘶哑汹涌黎明腐烂深沉

【听课文】(播放范读音频)

【朗读指导】

停顿处用斜线划开,重读的词语要在字的下面点上点。

我爱这土地

从赏读入手掌握朗读技巧

谈朗读感悟

01我觉得这首诗应该读得深沉些,因为诗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对土地和祖国的一种深沉的爱,因此感情基调应该深沉些,语速也应慢一些。

02我觉得这首诗还给人一种悲愤的感觉,“激怒的风”、“悲愤的河流”、鸟儿的歌唱后的泪水,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肯定是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悲愤的情感。

03我想谈谈重音的处理,除了上述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