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背诵《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
答案:
?
中心论点:教学相长。
?
论述过程:作者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表明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从“学”与“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道不足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能自我勉励,进而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兑命》中“学学半”来进一步论证“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
解题思路:首先要熟练背诵文章,理解每句话的含义。从文章开头的类比切入,思考其与后文论述的联系;接着分析“学”与“教”相关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明确引用《兑命》语句的作用,从而梳理出论述过程,提炼出中心论点。
?
二、背诵《大道之行也》,归纳一下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包括哪些方面。
?
?答案:
?
①关爱层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体现人们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各年龄段人群都有合适安排,特别对“矜、寡、孤、独、废疾者”实行生活保障,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
②安居层面: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指男子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女有归”指女子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在古代男耕女织的环境下,这能保障物质生活。
?
③观念层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表明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说明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只有树立公心、去除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
?
解题思路:先完整背诵文章,然后逐句分析文中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描述。按照人与人的关系、职业与家庭状态、对财物和劳动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类,从具体语句中提炼出对应的内容,归纳出大同社会理想的不同层面。
?
三、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
答案:
?
《虽有嘉肴》:例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此句运用对偶的句式,“虽有……,弗……,不知……”结构整齐,节奏感强。通过将“嘉肴”与“至道”、“弗食”与“弗学”、“不知其旨”与“不知其善”相对举,运用类比的手法说明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
《大道之行也》:比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组对偶句,“选贤与能”对“讲信修睦”,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简洁有力地阐述了大同社会在人才选拔和道德风尚方面的要求,即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们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增强了表达的效果,突出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
解题思路:先回顾对偶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特点,然后在两篇文章中仔细寻找符合特征的句子。找到后,分析句子中相对应的部分,阐述这些对偶句是如何通过整齐的结构、对称的意义,来增强文章气势,更好地表达文章内容和观点的。
?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
①故曰:教学相长也
?
②不独子其子
?
③男有分,女有归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
⑤盗窃乱贼而不作
?
?答案:
?
①“教学相长”中“教学”:古义是教授和学习,文中强调教与学相互促进;今义通常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教”。
?
②“不独子其子”中第二个“子”:古义指子女,包含儿子和女儿;今义一般仅指儿子。
?
③“男有分,女有归”中“归”:古义指女子出嫁;今义常表示返回、归还等意思。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中“货”:古义指财货,包括各种财物;今义通常指货物,多指供出售的物品。
?
⑤“盗窃乱贼而不作”中“贼”:古义指害人,如造反害人之事;今义一般指偷东西的人,即小偷。
?
解题思路:结合文章上下文语境,先确定词语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即古义。再联系现代汉语的日常用法,明确词语的今义。通过对比,清晰地阐述古今意义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准确解释词语。
五、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答案: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算勤劳刻苦也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
?
解题思路:先看句子本身,“时过”意思是错过了合适的时间,“勤苦而难成”表明即便付出辛勤努力也难以取得成功。联系日常学习,比如小时候学习语言、乐器等,相较于长大后开始学,小时候往往更容易掌握,这说明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不同阶段学习效果不同,此句重点强调学习要把握好时机,理解其时效性。
?
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豫名校联考2025年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考作文评析:顺自然以蓬勃,燃生命之烈火.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备考之病句中主观题解读及语言运用题出题底层逻辑与对应训练.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打破圈层“围墙”,拥抱多元天地.docx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意象常考必背问答28道.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冲刺:提高作文思辨性的多元路径.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幸福的眼睛,看不见的乐章.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人民日报》十大主题开头段精选,万能结尾句式.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七大主题热点素材(整理自人民网).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十大必考母题:自我发展(素材、金句、分论点、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思辨类作文“观点产生”例析.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4月时事热点及精选时评.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docx
- 2025年广东省大湾区高三语文二模作文导写:童话的眼光.docx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骆驼祥子》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