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类练习+先秦文学-说理散文.pdfVIP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分类练习+先秦文学-说理散文.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高三上•四川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景春日:“公孙衍、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

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

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公明仪日: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日:“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

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绿,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

不敢以祭。惟上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

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未耙哉?”曰:“晋国亦仕国也

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

人未尝不欲仕也,乂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i.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B.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C.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D.晋国亦仕国也侏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2.2(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框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人。女子十五及笄,表示成人。

B.传,解释经书的著作,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相同。

C.夫人,指诸侯之妻,也可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D.牺牲,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后泛指祭祀用的牲畜。

3.2(分)下列对原文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对天下着很强的威慑力,一举动都举足轻重,是当之无愧的

大丈夫。

B.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践行世间的大道,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同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不得志就

应独守其道。

C.孟子认为古代君子愿意做官,他们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去封国一样,所以传上说孔子几月没

君主召见也会焦急不安。

D.孟子认为,如果祭祀的祭品、器皿、衣服等不完备,就不敢祭祀、不敢宴饮宾客,这种人是不值

得同情的。

4.5(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②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5.5(分)孟子以“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相哉”作类比,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1.D

2.C

3.D

4.①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末待家人,谨慎对待自己,不要违背自己的丈夫。

②古人未尝不想做官,又厌恶不能通过正道获得;如果不通过正道而去为官,是和钻洞穴相

似的行为

5.以农夫不丢弃自己的工具类比读书人想做官,解释孔子去他国要带着见面礼的原因:谋求仕途。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

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

文档评论(0)

zhuifengshaon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