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代的建筑工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VIP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代的建筑工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明代建筑工程一.明长城二.北京城1/31

一.明长城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明长城。明代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置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道路,形成为一个完整军事防御体系。明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2/31

明长城示意图辽东嘉峪关3/31

4/31

一.明长城在长城修建史上,明代修筑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域与农耕地域连接线上,在它附近多民族聚集地域,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纽带。5/31

八达岭长城6/31

相关史事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均为4-5米。城墙外侧设有2米垛口,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主要位置上还修建关城,是重要防御据点和关卡,著名有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等。居庸关7/31

秦、明长城比较表朝代主要相同点起讫不一样对付民族不一样材料不一样秦明都是为抵抗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初劳感人民血汗和智慧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东起辽东西到临洮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匈奴蒙古泥土砖石8/31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想一想,这其中寓意是什么?问题思索9/31

二.北京城明朝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础上,经过大规模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取得帝位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营建,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第二年正式迁都北京。10/31

三北京城和故宫北京曾经是哪几个朝代都城特点结构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宏大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元、明、清11/31

再见12/31

13/31

二.北京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关键。皇城在宫城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宫城皇城内城外城14/31

二.北京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友好巨大建筑群。明朝北京城平面图15/31

二.和北京城北京城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yuán]、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它各种民生设施。其中,最为雄伟壮丽是紫禁城,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皇家建筑群。明紫禁城平面图16/31

秦、明长城比较表朝代主要相同点起讫不一样对付民族不一样材料不一样秦明都是为抵抗少数民族南下进攻而修筑,都是当初劳感人民血汗和智慧结晶;都是人类历史上伟大建筑。东起辽东西到临洮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匈奴蒙古泥土砖石17/31

明《北京宫城图》(局部)明《皇都积胜图》(局部)18/31

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明朝时候,文学艺术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化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小说,最著名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19/31

相关史事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主要地位。20/31

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俗称《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21/31

三.小说和戏剧这部小说以三国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伎俩,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各种矛盾冲突,也反应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强烈愿望。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小说大量涌现出来。1.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22/31

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水浒传》《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另一部优异长篇小说,作者是施耐庵。23/31

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水浒传》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武装斗争,经过生动、波折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英雄形象。《水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