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刺龙牙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龙牙组织培养的术语和定义、培养基制备、外植体采集及处理、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苗木质量分级及包装和运输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刺龙牙组织培养育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882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LY/T188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丛芽苗
培养材料在培养基上分化的多个基部相连的带芽小苗。
3.2过滤灭菌
对不耐高温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采用滤膜过滤消除杂菌的方法。
4培养基制备
4.1培养基配方
4.1.1基本培养基
采用MS培养基,具体成分见附录A。
4.1.2诱导分化培养基
MS+6-BA0.5mg/L+蔗糖30g/L。
4.1.3增殖培养基
MS+6-BA1.5mg/L+IAA0.6mg/L+GA30.2mg/L+蔗糖30g/L。
4.1.4生根培养基
1/2MS+IAA0.2mg/L+蔗糖30g/L。
2
4.2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制方法参照LY/T1882。
4.3培养基灭菌
4.3.1高压灭菌
将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20min。
4.3.2过滤灭菌
添加GA3的培养基,应在高压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在超净工作台加入经过滤灭菌的GA3。
4.4培养基保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在干净、阴凉的室内常温平放保存备用。
5外植体采集及处理
5.1母株选择
外植体的供体母株应是刺龙牙良种的优树原株或其无性系分株。
5.2外植体采集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植株,以当年生长度30cm~50cm的越冬枝条为材料,晴天下午将材料剪回,于温室水培至刚刚萌发,用刀切下嫩芽(带一块木质部),放在容器中,用流水冲洗干净。
5.3外植体消毒
外植体在超净工作台先用75%乙醇溶液浸泡消毒15s,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0.1%升汞消毒10min,期间不断摇晃,用无菌水冲洗4次~5次,最后无菌滤纸吸干水分,置于无菌不锈钢小盘上。
6诱导培养
6.1外植体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已灭菌的镊子和解剖刀剥去外植体鳞片和大部分幼叶,接种于已准备好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数量为4个/瓶。将瓶口封好,备注材料名称、编号、接种日期等,置于培养室培养30d~35d。
6.2芽诱导
在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出不定芽后转接至继代增殖培养基。
6.3培养条件
温度:25±2℃,光照强度:1500lx~2000lx,光周期:12h~14h。
7继代培养
3
7.1外植体继代培养
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的外植体,转接到新的诱导分化培养基中继代培养30d~35d,继代1次~2次,产生丛芽苗。
7.2芽苗继代培养
7.2.1继代接种
外植体诱导出的芽或者继代培养产生的丛芽苗进行切分,每块愈伤组织至少带有一个芽,接入增殖培养基,一般4块/瓶。
7.2.2继代周期
每隔30d~35d将继代苗转接至新鲜增殖培养基,继代培养控制在8代内,培养条件见6.3。
8生根培养
将生长健壮、高度3cm左右的丛生芽苗切分成单株,自基部切除全部愈伤组织,转接至生根培养基,接种数量10株/瓶,培养21d。
9炼苗及移栽
9.1选苗
选择苗高3cm~4cm、俱3片~5片绿叶、根数大于5、根长2cm以上、生长健壮的组培瓶苗进行炼苗。
9.2炼苗
在温室或者大棚内进行炼苗,温度控制在25±2℃,光照强度20000lx~30000lx,去除培养瓶的封口材料,开瓶锻炼2d~4d。
9.3移栽容器及基质
9.3.1容器规格
组培苗移栽容器选用规格为上口径3.4cm,底部1.5cm,深度4.0cm的穴盘。
9.3.2基质
移栽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按照3:1:1的比例混合,装满穴孔,浇透水。
9.4洗苗
将组培瓶苗取出,用室温清水洗去根部培养基,整齐码放在泡沫箱中,保湿备用。
9.5移栽
用直径0.5cm木棍在穴盘上插孔,镊子扯住幼苗根部轻置于孔底,让根系尽量舒展,摆正小苗,用基质覆盖至组培苗基部,稍微压实,固定根系。
9.6管理
4
9.6.1温湿度
将穴盘苗整齐摆放在遮阴50%的简易拱棚中,每天喷雾,保证拱棚内空气湿度90%以上,白天温度控制在23℃~30℃,夜间温度不低于15℃。移栽10d~14d即缓苗期过后逐渐揭膜通风,减少喷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稻谷》标准编制说明.docx
-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式样.docx
- 2018 年至 2022 年全国收获稻谷质量会检数据分析.docx
- 包车客运线路牌电子证照接口元数据规范.docx
- 侧金盏林下栽培技术规程.docx
- 城市森林多功能提升技术规程.docx
- 刺参池塘养殖海冰灾害防范预警指南.docx
-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服务规范.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2部分:毫米波测云仪.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3部分:GNSS MET.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4部分:气溶胶激光观测仪.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5部分:地基微波辐射计.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6部分:风廓线仪.docx
- 地基遥感垂直气象观测系统维护技术规范第7部分:地基遥感廓线集成系统.docx
- 东北扁核木培育育技术规程.docx
- 东北玉簪促成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