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解析版.docVIP

2021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解析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毁灭于河南辉县

解析:B。紧扣材料中“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精耕细作水平。

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看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精确生疏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飘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行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D。楷体汉字直接演化于隶书,飘舞飘逸的是行草而非规范工整的楷书,甲骨文如今大多已可识读,用排解法可知ABC不正确。

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解析:A。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章,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听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不符合唐代史实。

4.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B.商业进展转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析:B。AD不符合明清加强重农抑商的事实,C夸大了官员经商现象。

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B。AD认为军机处专管军事或刑狱是以偏概全,C与军机处无府衙无随吏的事实相违反。

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心’有‘大同’(‘中心’、‘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扬成为变革根本动力B.描述者提倡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确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把握

解析:C。紧扣题干中“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近代报纸有教化功效。

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学问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沉没了的传统重现光线。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高校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确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确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8.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进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缘由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解析:C。紧扣材料中的1928-1935年民族轮船业进展状况,可联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经济较快进展。

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仆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支配隐秘北上的民仆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与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仆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方案

解析:A。紧扣这一举动的时间,排解CD,由于C是1956年,D是1953年,而B与材料无关。

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共85篇,1959年共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02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