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点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025·课标全国Ⅱ卷·T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化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解题指南】此题考察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汉字演化。
图3
解答关键: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娴熟把握汉字的演化。
【解析】选B。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推断,《三体石经》中的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这正是楷书之前中国汉字演化的历史过程,所以B正确;A由材料中的信息无法推断,假设是要统一文字就应只有一种字体;C材料无法说明,且三国时期流行的字体应是隶书,但《三体石经》是三种字体并存;D的说法有误,中国在秦朝时期就已统一文字,而且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就已经是成熟的文字了。
2.(2025·课标全国Ⅱ卷·T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
图6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争论中外文化沟通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解千难万险,历时12年,
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
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题指南】此题考察中国古代中外文化沟通史实。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提取观点,再运用史实对该观点进展说明和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
【解析】材料讲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的两个事例: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这是提炼观点的史实依据,可从中外文化沟通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角度来提取观点。如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或印度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取观点时要做到论从史出,然后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其他史实对此观点进展论证,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例如: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进展做出奉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制造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进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觉察;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进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供给了条件。
3.(2025·课标全国Ⅲ卷·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西周时()
A.制造了一种全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气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转变
【解题指南】此题考察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商周时期的文字。
解答关键:理解材料的主旨是强调青铜器铭文内容的变化。
【解析】选B。依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依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气,故B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依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错误。
4.(2025·课标全国Ⅲ卷·T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仿照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实立,是由于()
A.皇帝好恶打算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行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解题指南】此题考察中国书法。
解答关键:唐太宗的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尽善尽美”等关键信息。
【解析】选C。A、B表述过于确定,不正确;朝代更替与艺术评判标准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所以D不正确;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南朝战乱时期形成的书法的艺术风格与盛唐的时代特色不相符,再加上王羲之书法的艺术成就,故C符合题意。
5.(2025·北京文综·T40)(节选)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和江西南昌刘贺墓都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觉察。
西高穴曹操(155—220年)墓
海昏侯刘贺(前92—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无机化学)期末练习题.docx
- (西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25年.docx
-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25年.docx
- (新高考)山东省2025年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题-新高考山东省2025年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docx
-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五课声音的强与弱练习教科版含答.docx
- (新课标)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2含答案.docx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压电阻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 (新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九年级物理16.4滑动变阻器8练习题有答案(含答案)-非常好.docx
- (行政文秘)文秘类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