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届文言文翻译示例与强化训练
考点:
1.《司马错论伐蜀》——翻译
2.苏轼《凌虚台记》与苏轼《石钟山记》——翻译
3.韩愈《师说》与韩愈《医说》——翻译
4.《战国策·韩策一》:秦、韩战于浊泽——翻译
5.《资治通鉴》与刘缀《文心照戈》——翻译
【考点研究】
一、确注解字词含义的体现
在高考古文翻译中,“字词含义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评分依据。如“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需要精确理解“疾”为“憎恨”,“入”是“列入”,“摄”是“传唤”,才能准确将句子翻译成“(有个极其)憎恨沈周的(同)乡人,把他(沈周)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之中),于是(沈周)遭到了传唤”。又如“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泫然”是“流泪的样子”,“涕”在古文中常指“眼泪”,精确翻译这些字词后,句子才能准确译为“流着眼泪说:‘过了这一次,即使想尽力,还可能吗?’”。
二、字词含义精确的重要性
1.符合“信”的翻译标准
严复先生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信”即要求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文的意思,而精确的字词翻译是实现“信”的基础。只有将每个字词的含义准确地翻译出来,才能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原文的信息。
2.体现考生的文言文功底
高考通过古文翻译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精确注解字词含义,说明考生具备扎实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这也是评分时重点关注的方面。例如,对于古今异义词“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如果考生在翻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时,能准确将“绝境”翻译为古义,就体现了其对文言文知识的准确把握。
3.影响句子整体理解和翻译
字词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字词含义理解不准确,会导致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出现偏差,进而影响翻译的准确性。比如“讽”在“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中是“对……暗示”的意思,如果将其理解错误,整个句子的翻译就会出错,因此精确的字词翻译是保证句子翻译正确的关键。
4.提升字词含义精确翻译能力的方法
(1)积累常见实词、虚词
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系统地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通过背诵文言文教材中的注释、整理实词虚词的专题笔记等方式,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2)关注古今异义、通假字
了解常见的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避免在翻译时用今义去理解古义。如“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走”古义是“跑”等。对于通假字,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判断并找出本字进行翻译3。
(3)结合语境推断字词含义
在翻译时,不能孤立地理解字词,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准确含义。有些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和含义,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示例】
一、《司马错论伐蜀》——翻译
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以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选自《战国策·秦策》)
问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2)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答案
(1)现在三川之地和周室,就是天下争名的朝堂争利的集市,而大王不在这里争夺,反而要与夷狄争夺,这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2)所以攻取一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中“情节作用”阐释与专练.docx
- 2025届高考阅读中物象作用阐释与训练.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选择题中“曲解文意”解读与对应训练.docx
- 2025届高考阅读中“补写语句”阐释与专练.docx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阅读中“原句与改句”解读与训练.docx
- 2025届高考阅读中语病修改方法“语序不当”阐释与训练.docx
- 2025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讲评课件.pptx
- 福建省泉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docx
-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