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庆市长风安置小区一期工程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庆市长风安置小区一期工程项目部

为防止食物中毒等饮食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饮食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并在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时,能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好事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集团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饮食卫生突发事件会造成员工的身体健康伤害,会给工程施工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项目部成立饮食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急小组负责管理、指挥、组织、协调项目部的饮食健康安全事件及突发事件的处理、预防工作。

1.应急行动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1.1.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佘亮

副组长:李超

成员:杨雨辰、汪磊

1.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通信组,警戒组,疏散组,应急器材供应组,抢险组。

1).通信组

组长:褚有初

成员:涂小国、杜昌川

主要任务:发生事故第一时间通知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小组成员,对外联络,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等。

2).警戒组

组长:汪俊生

成员:陈昌旺、王俊

主要任务:负责保护事故现场,避免闲杂人员围观、监视事故发展情况等。

3).疏散组

组长:郭圣林

成员:朱镇、王福祥、田善友

主要任务:组织人员撤离、安排疏散路径、方向,引导救护车等进入现场等。

4).应急器材供应组

组长:谭德金

成员:吴大柱、袁中海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器材的发放、管理及维护工作。

5).抢险组

组长:田善友

成员:谭德金、王福祥、张为所

主要任务;指挥人员抢救伤员或物资等,急救员对伤员进行必要处理,电工负责现场照明、安全用电管理。

1.3.应急小组职责

1).全体成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思想.

2).认真学习和熟练执行应急程序.

3).服从上级指挥调动.

4).改造和检查应急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及质量.

5).组织队员搞好模拟演练.

6).参加本范围的各种抢险救护.

2.应急行动程序通则

2.1.应急小组成员应牢记分工,按小组行动.

2.2.应急小组成员在接到报警后,10分钟内各就各位.

2.3.通信组负责接听事故汇报,并负责通知所有应急小组成员.

2.4.根据事故情况报相应主管部门.

联系电话如下:

治安:

负责人:朱镇

联系电话:重大事故:

负责人:佘亮

联系电话:紧急医疗电话

急救电话;120

急诊电话:

疫情举报常用电话:

火警:119

匪警:110

交通肇事:112

3.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3.1、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

3.2、应急小组负责对项目部食堂进行定期检查,炊管员必须每年体检,持证上岗。饮食采购工作从严把关,不买无证、销售、过期霉变的食品,项目部食堂内做到生熟分开、无蝇、无鼠、无蚊虫等,餐具每天清洗、消毒。对违章操作者要追究责任、责令限期整改。编制预防知识宣传资料,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建立应急电话,负责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报告、咨询。

3.3、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上级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通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催吐等措施(喝微温水300-500mL,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复,直到吐出物为清亮物体为止。对催涂无效或神志不清者,则可给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医院后进行)。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门卫在大门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4、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文档评论(0)

oujiangy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