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贰;;;知识目标
明确家族的亲属关系;认识吉祥民俗的类型;了解古代婚姻的政策及古代婚礼的风俗;掌握家族民俗、吉祥民俗和婚姻民俗传播的载体形式。;浅问深思;知识要略;圣贤智慧;
中国家族民俗;读方孝孺成仁取义故事,探寻中国传统家族文化
方孝孺,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今浙江宁波市)人,自幼聪明好学,并且读书用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小韩愈”。20岁时方孝孺师从儒学大师宋濂,不到30岁已成为公认的士林领袖。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随即便将方孝孺召入京城,并且委以重任,让他出任翰林侍讲。登基后,朱允炆强行力推“削藩”政策,这加快了燕王朱棣作乱的步伐。建文元年(1399),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而所有讨伐朱棣的诏令、檄文,皆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打到了南京城下,把大明江山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了过来。夺取皇位后,几乎所有文臣武将都来参拜新皇朱棣,只有方孝孺一人闭门不出,身着孝服为建文帝服丧。
朱棣早知方孝孺大名,如今登基,正缺一德高望重之人起草即位诏书,于是便派人请他。哪知方孝孺披麻戴孝,一进朝堂便号啕大哭。朱棣开始还好言相劝,但方孝孺不为所动,坚决不从。朱棣看他不肯屈服,便威胁道:“先生不担心被诛九族吗?”方孝孺毫不畏惧,愤然答道:“莫说九族,便是十族又如何?”
盛怒之下,朱棣下令将方孝孺凌迟处死,并诛杀其“十族”(将其门生、朋友也算为一族)亲友。方孝孺以其刚正不阿、舍生取义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坚守气节和正义的象征。;☆何为九族?九族包括哪些人?
☆中国古代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是怎样表现的?;在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是社会最稳定的基层单位,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家族制度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家族制度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契合,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家族是指同一祖先的子孙后代聚集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联结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家族和宗族密不可分,有时甚至合二为一。因此,我国古代的家族制度与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且规定继承秩序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家族制度,完全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因而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历史时期,它同封建政权、封建礼教交织在一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世代公侯式家族是指拥有皇帝授予的可以世袭的爵位或官职,享受着众多政治、经济特权,并且豢养着一大批奴仆的贵族家族。这类家族通常与皇室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可能是皇室的宗亲、外戚,或者是通过婚姻等方式与皇室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此外,这类家族有森严的等级制度,烦琐的礼节,其世袭罔替的爵位或官职通常由嫡长子继承。
在封建时期,世代公侯式家族主要依靠封建王朝的权力体系和世袭制度得以维持其地位和财富。辛亥革命之后,封建帝制被推翻,旧有的政治秩序被打破,世代公侯式家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政治基础,迅速走向衰落。;累世同居式家族是指以血缘为纽带,多代人同居共财、同爨(cu3n)合食,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族形式。在这种大家庭里,由家长掌权,整个家族通过家族文化、族规家训来明确等级、规范行为、培育子孙。
这种家族形式在中国古代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汉代开始多代人累世同居的风俗就已出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代社会中这种大规模的累世同居式家族已经较为少见。;聚族而居式家族是指同一祖先的子孙以小家庭为单位,通过祠堂、家谱和族田相互联系,世代聚居于同一个地方的家族形式。这类家族通常有严密的家族组织和管理制度。家族中设有族长、长老等职位,由他们负责族中各项管理决策事务。另外,这类家族通常还会制订严格的族规家训,以便对家族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聚族而居式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重要家族形式,在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九族制度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它确立了一个以己为中心、逐渐外推的亲属圈子,并规定了一个人亲缘关系的范围。
在“九族”中,亲疏远近关系主要通过“五服”丧服制度来体现。;九族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用来指代与个人有血缘关系的所有亲属的一个概念。它通常指包括自己在内的上下各四代直系亲属。;九族也有其他解释,如“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五服是指中国古代的丧服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在丧礼过程中应穿着不同的丧服。
后世的“五服”主要用于体现家族关系的亲疏远近。正所谓,“出五服”,不再视为亲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文化精粹 第二章 中国先秦哲学文化.pptx
- 中国文化精粹 第七章 中国服饰文化.pptx
- 中国文化精粹 第三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pptx
-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A4 .pdf
- 2022-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附有答案详解 .pdf
- 高铁信号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施工工法 .pdf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4.10 .pdf
- 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细则【最新版】 .pdf
- 药学专业网站 .pdf
-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pdf
- DB33_T 458.1-2013 泥蚶 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docx
- DB33_T 554-2014 山茶花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872-2012 杂交鳢“杭鳢1号”种质要求.docx
- DB33_T 917-2014 春笋冬出毛竹林高效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929-2014 食用菌菌种场建设规范.docx
- DB33_T 930-2014 蟹爪兰盆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docx
- DB33_T 979-2015 电子商务快递智能终端技术与管理要求.docx
- DB33_T 984-2015 电子商务商品编码与追溯管理规范.docx
- DB33T 828 10-2011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南 第10部分:社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