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辞”的部分是阅读的重点。作者反复铺陈、连续咏叹,抒写自己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也透露出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感受其骈偶押韵的语言特色。魏晋时期,文坛上已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这两篇文章却堪称其中的清流:虽然也锤炼语言,却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以淡雅生动为本;文辞精致,佳句甚多,却又不失素朴自然之美。研习时可反复诵读,涵泳品味。《归去来兮辞(并序)》注意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感受其骈偶押韵的语言特色。古代诗文中常常使用一些对偶句,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句中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语义往往相近或相反,如前例“观”与“察”,“谏”与“追”,“大”与“盛”,两两相对,意思相近。借助这一特点,在阅读陌生文本时,我们可以由已知推未知,如由“追”推知“谏”的可能含义,再借助上下文,大致确定某个词语的准确含义。找出这两篇文章中的对偶句,认真体会。背诵《兰亭集序》。借助上下文,推断某个词语的准确含义,处于相同位置上的词语,语义往往相近或相反。学习提示分析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积累与本课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辞赋的语言、声韵之美,品味骈散间行的清新文风。领会诗人反对独裁统治,维护自身尊严,进行独立思考,保持独立人格的人生追求与人生境界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刘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被誉为“田园诗派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
文学成就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诗歌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文章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艺术特色:语言: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手法: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风格:田园生活是主要题材,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文学成就
写作背景义熙元年(405年)。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县令。到任81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有骨气、清高,不趋炎附势我不愿意因为五斗米的俸禄去对上级卑躬屈膝,去恭恭敬敬地事奉那些贪官们。
回去助词,无义语气词文体解题《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现今一般说法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文体知识辞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特点:一是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四六句、六四句、四四句、六六句等,对仗工整;)二是语音上要求声律(声调、音韵、格律等)和谐协调;三是文辞上讲究藻饰(指文辞丰富华丽)和用典;四是内容上侧重于写景(铺排渲染,精于雕饰)和借景抒情
文体知识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尽管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赋,是有韵的散文,常用关联词,长短句明显增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