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什么是文化?
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狭义:精神层面创造的成果-哲学、科技、文学、艺术、教育等。
作为上层建筑,它被一定时代、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所决定。同时反映着一定时代、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对于它的精神活动的反思,从这个意义说,一个民族的哲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
请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思想是什么?;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程标准: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3、影响;;孔子(前551-前479)
姓孔,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依据材料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思想核心;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摘自《论语》;中庸思想;孔子杏坛讲学图;领域;如何看待孔子政治思想的积极性和保守性?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孔子的“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我们现代人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他的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但孔子主张的“仁”是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百姓,以免引起社会动荡,孔子的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阶级差别的仁爱,而非普遍意义上的仁爱。
其“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尊卑有序,承认阶级压迫、压制人民斗争的保守性和消极性,这也使得后世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孔子周游列国;世界文化遗产
山???曲阜三孔(孔庙、孔林、孔府);孔庙大成殿;杏坛
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讲学的地方,后人在孔庙大成殿前筑坛以示纪念。;孔府
大门;孔林中的孔子墓;◆儒家学派;孟子的思想主张;(1)孟子的思想主张:
①主张实行“仁政”
②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④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儒家学派;材料1“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天之生民,非为君
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从道不
从君。”
材料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
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注:孟子把政治体制,分为“霸道”和“王道”两种,“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孟子·公孙丑上篇》)。“王道”以德服人,以德待人,把人感动得甘心情愿认可你;“霸道”以力服人,谁不服就把他打服为止。他认为“仁政”的理想境界就是“王道”。孟子笔下,“仁政”与“王道”基本是同义语。;;;;孔子说:“性相近也。”
——《论语·阳货》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
——《孟子·告子上》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思考: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和“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关于孔子“人性论”的几种观点:
黄仁宇认为,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却说圣贤也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可见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另有学者认为,孔子的确不像后来的孟子和荀子那样,直接而明确地谈论人性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但《论语》中却多处蕴含着孔子人性本善的价值预设。
还有的学者认为,孔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2025版)历史七上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 (共2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课件01(含音频+视频).pptx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01(含音频+视频).pptx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共2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02(含音频+视频).pptx
-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3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课件01(含音频+视频).pptx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3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36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