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中医治疗-PPT.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痛经

■定义:“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

对象:初潮后至绝经前时期的女性

时间:经前——经期——经后

部位:小腹(或少腹)、腰骶部

程度: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好发对象:青年妇女

·

·

·

·

·

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

分类病变,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

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器官炎症或子宫颈狭窄阻塞、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前倾

或后倾、子宫腺肌病等。

.不通则痛---

实证(气滞、寒凝)

.不荣则痛---

虚证(气血不足)

主要病因病机

.1、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

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

.2、疼痛可放射到胁肋、乳房、

腰骶部、股内侧、阴道或肛门等

处。

.3、一般于经期来潮前数小时即

已感到疼痛,成为月经来潮之先兆。甚者疼痛难忍,面青肢冷,

呕吐汗出,周身无力,甚至晕厥。

.4、妇科检查、盆腔B超扫描和腹腔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实证特点:

行经前期或经期、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

.虚证特点:

行经后期、隐痛、喜按、色淡、量少

痛经虚实辨别

实证

气滞血瘀:有血块,排出痛减,伴乳胀痛、舌

有瘀斑、脉细弦。

寒湿凝滞:得热则舒,伴便溏、怕冷,腰脊痛,

苔白腻,脉沉紧。

虚证

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乏力,懒言,舌淡,舌

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

辨证

·

·

·

.针灸治疗

体针疗法

其他疗法

.辨证论治(中药)

治法

.寒湿凝滞、气滞血瘀----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气血不足----

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针灸并用,补法。

穴位

.以足太阴经腧穴和任脉腧穴为主。

.关元,三阴交,地机,十七椎,中极

穴位加减

.寒湿凝滞加灸水道温经止痛;

.气血瘀滞加合谷、太冲、次髎调气活血;

.气血不足加血海、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止痛

关元—任脉穴,通调冲任之气,

散寒行气。(局部取穴)

三阴交—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

止痛。(远部取穴)

地机—足太阴脾经郄穴,止痛效穴十七椎—活血调经止痛(经验穴)

.随证配穴:

腹胀----天枢,大肠募穴。胁痛----阳陵泉、光明。

胸闷----内关

.实证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

用艾灸。

.虚证操作:毫刺补法,加用灸法。

针刺操作

.针刺关元,宜用连续捻转手法,使针感

向下传导;

.针后在小腹部穴位施加灸法。

.发作期每日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治疗。

.关元

.直接灸.悬灸

.隔物灸

艾条灸:

.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右侧,用摩法按顺时针方向在小腹治疗,约5~6分钟,然后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气海、关元治疗,每穴约2分钟。

推拿

.⑴焦山楂30g川芎30g红糖50g将上药先研细面与红糖调匀,每次15g,白开水送服,日服3次。

.⑵食盐1000g米醋100ml放锅内炒热,分装两包,轮流热敷小腹部。

推广方药

.穴位贴敷:取中极、关元、三阴交、肾

俞、次髎、阿是穴。经前或经期用2cm

见方的“代温灸膏”贴敷。每日换l次。

.皮肤针法:叩刺少腹部任脉、肾经、

脾经和腹股沟部,腰骶部督脉、膀胱经,用皮肤针循经叩刺,中等刺激,腹部和背部交替进行,中度刺激,以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

.耳针疗法:取内分泌、内生殖器、子宫、

肝、肾、皮质下、肾上腺、神门。每次选3~5穴,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

钟;也可行埋针、药丸贴压法。

.穴位注射:取肝俞、肾俞、脾俞、气海、

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

2~3穴,用黄芪、当归、红花注射液等中药制剂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1~2ml。

.皮内针法:气海、三阴交、阿是穴、地机。月经前1-2天,

每月一次,连续3个月

.悬灸

.拔罐

.头皮针:双侧生殖区

.寒湿凝滞

治宜温经散寒,方用温经汤加减。

.气滞血瘀

治宜理气活血,逐瘀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气血不足

治宜益气养血,温经止痛,方用圣愈汤加减。

.针灸对原发性痛经有良好的疗效。

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减轻症状后,

应诊断清楚原发病,针对原发病治疗。

文档评论(0)

yangzhuangj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