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福州第三中学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VIP

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福州第三中学初中部)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2025.4

一、积累运用(25分

1.根据语境,补写句中古诗文。

八闽大地山川秀美,景物奇绝。静谧月色之下,福州西湖显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景象;高山流水之间,武夷山可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

景《答谢中中书》)的景致。八闽儿女意气风发,豪气干云。他们艰苦奋斗,有着(3“___________,

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他们攻坚克难,有着(4“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坚定信念。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明,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华夏文明,是人类历史

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表现出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

包。站在中国历史文脉的开端,回顾()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看到蹈海踏浪而来的文明记忆。为了

寻找民族发展的那片绿洲,曾有人在黑夜里,①______(qíng)起天地间的第一②______(cù)火种;曾

有人在漫天星斗下,隔着山川湖海遥望;曾有人在寂静的黎明前,拨开混沌朦胧的迷雾

人聚成邑,邑聚为国。悠悠古国在大江大河之间初铸辉煌,自九州之中,()四方众望、人心所向

的风潮。经夏商周而立秦汉,生长在世界东方的古代中国文明,跋涉数千年岁月而来,穿③______(suō)

在生死枯荣的古文明之林间,历风尘霜雪而初心未改。中华民族最终开辟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

道路,创造出伟大辉煌的中华文明

“A________,B________”承先人志,问初始心。中华民族从未更改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对天下大

同的美好愿望。让我们在这片祖先们曾守护过的天下,(),去往那光明绚丽的前方

1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2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造就串通一气B.奔流不息酿就齐心协力

C.络绎不绝造就齐心协力D.奔流不息酿就串通一气

3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

()请从下列句子中为文中AB处选出一副对联,使文段内容连贯(只填序号)。

①历经风雪志不改②千年文明传华夏③清风明月来相照

④万古初心映乾坤⑤高山流水曲自成⑥人聚成国铸辉煌

名著阅读。(6分

3.英雄与家国天下、正义勇敢从来密不可分。请在下面三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具体内容,写一段

不少于80字的推荐语,说说你对书中“英雄”的解读。

推荐书目:《红星照耀中国》《西游记》《水浒传》

送柴侍御①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①此诗为诗人被贬龙标时所作。柴侍御,作者友人,将要从龙标前往武冈。②流水:一作沅水,即

沅江,湖南省第二大河流,龙标在沅江之滨。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明友人所去之地,“通”“接”二字,表面看是两个地方,深层含义却是指两个人的感情不

会断。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