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八大隐患.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安全生产八大隐患

近年来,随着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许可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山

西省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有所加强,但煤矿安全基础并不牢固,安全生

产隐患仍然很多,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侥幸麻痹型”。思想侥幸麻痹是最大的隐患,一个地区在较

长时间未发生重大事故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麻痹侥幸心理,企业负

责同志思想上安全之弦放松,大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势。在

这种情况下,有的矿整改走过场,有的矿“三超”现象严重,有的矿

仍然使用畜力运输,有的基建矿井未进行安全设计验收便投入生产。

二是“历史遗留型”。一些煤矿开采煤炭历史悠久,多年来积淀的

水、火、瓦斯等重大灾害隐患多,采空区面积大,加上矿领导和包工

队更替频繁,矿井地质资料不全,重大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不易发

现,尤其是透水事故,防不胜防。

三是“关联型”。在小煤矿聚集的地方,不少煤矿相互联通,好像

“地道战”,造成风流严重短路。山西省塑州市细水煤矿“3.19”特

大瓦斯爆炸事故不仅本矿死亡52人,而且波及到相邻的康家窑煤矿,

又造成20人死亡。一些地区煤矿井田面积小,密度大,资源纠纷多,

有的煤矿为了抢占“领地”,暗中“圈地”,往往在布置巷道过程中

越了界,人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

四是“体制型”。现行煤矿体制改革与安全职责脱节问题相当普遍。

2000年以来,随着煤炭市场的复苏,煤矿成为人们投资的热点,煤

矿投资人的成份与改制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益主体多元

化。同时,随着煤矿的体制转换,原有体制中一些管理办法,在转换

过程中丢掉了,而新的体制尚未健全,安全监管形成“空档”。一些

不熟悉煤矿管理的投资者买到了煤矿的经营权之后,不懂煤矿安全管

理工作,对重大安全隐患视而不见、见而不懂,又聘请了“名义矿长”,

但这些矿长是有职无权,“当家不主事”,想解决的安全问题需花钱,

说了又不算,致使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五是“作弊型”。一些煤矿为了对付安全检查,造出一些“旅游景

点”巷道和工作面,专供安监人员检查,笔者和监察人员在一个煤矿

检查时,矿方把骡子密闭在巷道之内;在一个煤矿验收工程时,矿方

刚打好的密闭泥尚未干。更有甚者,发现了一种“移动密闭”,检查

时,矿上随时可以打“密闭”,安全检查人员一走,就把“密闭”推

开,好像是打“游击战”。一个矿井进行多层煤开采是国家明令禁止

的,但有一部分煤矿同时采两层。检查人员来了,只能查到一层,另

几层的出口根本见不到。

六是“庇护型”。煤炭税收占财政的比率越大,地方保护的力度就

越大。从客观上讲,煤炭工业关系到地方财政和当地社会稳定大局。

然而,一些煤矿特别是国有地方煤矿借用政府保护,无限度地超能力

生产,致使重大隐患得不到及时排查和整改。一些煤矿不搞便件搞关

系,该整改的不整改,该投入的不投入,靠找人说情屡屡过关。

七是“压力型”。近年来随着煤炭形势的逐年好转,有的地方不按

国家政策规定收税,有的“寅吃卯粮”,有的不按实际产量收税,而

是按矿井的生产规模估计,煤矿连续长期停产后,照样按年初核定的

计划数收税,企业苦不堪言,只好另辟蹊径,用超产来弥补亏空。有

的官员不顾煤矿实际生产能力,超常规下达生产指标,急于在任期内

创造业绩,无形中把矿主逼向了“停产损失超产补”之路。

八是“缺钙型”。目前,矿井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人才短缺、管理

水平低下的矛盾相当严重。尽管各矿都投入了大量资金更新装备,完

善安全设施,安全基本条件得到很大改观,但一些煤矿的管理仍然停

留在低层次、低水平上。煤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没有提高,专业技术

人员严重匮乏,许多矿甚至没有一名正规煤炭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

文档评论(0)

啊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