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VIP

池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池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无济于事的。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苦心孤诣地________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其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幕中的王朝就像一台_________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________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鸣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________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起来像点模样。

A.创建过度有条不絮繁文缛节

B.创造过渡慢条斯理细枝末节

C.创建过渡慢条斯理繁文缛节

D.创造过度有条不絮细枝末节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承蒙贵校盛邀,给我发言的机会,我一定会精心准备,届时必当拨冗参加贵校的诗歌讲座。

B.参加象棋比赛的一位同学表示:“这次对手是我同桌,我们是老朋友,希望他明天能承认。”

C.“本来约好打球,可张明临时有急事失陪了,弄得大家不欢而散。”班里的体委不高兴地说。

D.对于这个问题,我刚才所说的只是一孔之见,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我就满足了。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千百年来,一些名篇巨著历经欣赏,名家按语结论,无形中形成了定势,这对不同见解的展开造成极大的,以至我们在欣赏美时总是十分狭隘。

A.莫衷一是制约格调

B.大同小异掣肘格调

C.莫衷一是掣肘格局

D.大同小异制约格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虽然只有十多位代表出席,但是中国社会的伟大巨变却实质性地开始了,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又恰逢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建园7周年,这个10月,公园将展出系列主题活动,将欢乐与祝福送给广大游客。

C.我国近年来大力倡导工匠精神,激励和引导中国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把产品做专、把质量做优、把品牌做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

D.在对于中国文化潜在选择类型和选择渠道的调查中,将近三成以上的受访者希望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渠道接触到中国文化。

5、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A.急风B.过雁C.黄花D.梧桐细雨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

张涛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海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襄都区知海钢琴谱翻译服务部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502MABQPRQ2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