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二年级语文试题.docxVIP

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初二年级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年级语文试题

答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17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锐不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可当( ) ②修qì( )

③罹( )难 ④cù( )然长逝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

③ ,只缘身在最高层。

④默写《论诗》 , 。 , 。

3、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4个字(3分)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保科学奖。1998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记承天寺夜游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从身。

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A、念无与为乐者() B、遂至承天寺( )

C、怀民亦未寝( ) D、相与步于中庭(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

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以用4个字概括为:

(3分)

(二)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未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②之,宁以我身代友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8、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2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3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

10、匈奴“班师而还”的原因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1、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理。(4分)

12、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4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13、第⑧段中作者把 比喻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yoce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年轻人,不能太心急。稳打稳扎才能脚踏实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