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川大附中高2024级3月语文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等,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
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顿者终于顺利;非是而欲满足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
《长生殿》之重圆,其最著之一例也。而《红楼梦》一书,与一切喜剧相反。彻头彻尾之悲剧也。
由叔本华之说,悲剧之中又有三种之别: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离间陷害
之者: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者;第三种之悲剧,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
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互相施之
而相互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何则?彼示人生最大之不幸,
非例外之事,而人生之所固有故也。若前二种之悲剧,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未尝不悚然战栗,
然以其罕见之故,犹幸吾生之可以免。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但在第三种,则见此非常之势力,足以破坏
人生之福祉者,无时而不可坠于吾前;且此等惨酷之行,不但时时可受诸己,而或可以加诸人,躬蒙其酷,
而无不平之可鸣,此可谓天下之至惨也。若《红楼梦》,则正第三种之悲剧也。兹就宝玉、黛玉之事言之,
贾母爱宝钗之温婉,而惩(惩,恐惧害怕,下同)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宝玉之病;王夫
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已也;袭人惩尤二姐、香菱之事,闻黛玉“不
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东风”之语(第八十一回),惧祸之及,而自同于凤姐,亦自然之势也。宝玉之
于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于最爱之祖母,则普通之道德使然;况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种种原因。而
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离,又岂有蛇蝎之人物,非常之变故,行于其间哉?不过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
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已。由此观之,《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
(改编自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材料二
第1页/共9页
我认为《〈红楼梦〉评论》,我们不能够完全接受的一点,就是《〈红楼梦〉评论》是完全套用了叔本华
的哲学。我认为文学里边可以反映人生,文学当然是反映人生的,文学既然反映了人生,文学里边当然就
有哲学,文学有一个表达的形式,表达形式当然就有美学。我们从文学里边寻求哲学和美学,这是不错的。
可是我们所要针对的是这一个作品的本身,而不是把一个现成的理论,套在它的上面。我认为王国维先生
之所以有了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那个时候毕竟只有27岁,还很年轻,而且他那个时候没有一般人接受西
方的理论,能够把它灵活地运用。我们所接受的西方的理论,不应该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可以给我们一
种启示,可以给我们一个视角,一个观察评论的角度。我们不能够把叔本华的哲学完全套到《红楼梦》上,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不是根据叔本华的哲学来写的这个《红楼梦》。
(摘编自《叶嘉莹评点《红楼梦》评论〉》)
材料三
王国维以西方美学为理论基石透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吸取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破惑此前红学研究
的误区,开辟《红楼梦》研究的新视角。但是《〈红楼梦〉评论》也有其无法避免的先天缺陷:叔本华的唯
意志哲学宣扬的是厌世消极的人生态度,崇尚绝对虚无缥缈的处世精神,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王国维继
承叔本华的唯意志理论,《〈红楼梦〉评论》思想倾向也是极其消极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揭示悲剧的物质
根源,恩格斯认为悲剧冲突的根源存于客观社会矛盾中,按照这种社会历史悲剧观解读《红楼梦》,则宝、
黛的悲剧是出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鲁迅先生曾经在《论
证了眼看》中认为:“《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鲁迅先生强调悲剧的社会根源,注重从
外部探究悲剧,与王国维的纯粹从内部研究不从社会历史角度看待《红楼梦》的悲剧性的悲剧观相反。再
加上王国维由于受时代历史研究条件的局限,对于高鹗续书无法窥测(目前学术界对于高鹗续作《红楼梦》
的研究已颇为广泛)。所以在整体论述上有待后人评判和商榷。虽然《〈红楼梦〉评论》存在不足和牵强之
处,但是王国维突破传统研究角度和框架,以西方美学视角阐发《红楼梦》内部悲剧价值,建构了系统的
悲剧理论体系,不失为红学史上石破天惊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摘编自周德蓓《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观》)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小学生日记范文10篇.docx
- 开启新学期的成长征程主题班会教学设计.docx
- 小学一年级周记大全集300字.docx
- Unit4SectionA2a2e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江南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第4课蜀相导学案.doc
- 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doc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第4周静校测试.doc
- Unit8DecectivestoriesComicstrip课件20252026学年牛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上册.pptx
- 一年级小学生300字周记怎么写(20篇).docx
-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0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