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永恒的湖南魂——从抗日战争看湖南精神》.pdfVIP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永恒的湖南魂——从抗日战争看湖南精神》.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永恒的

湖南——从抗日战争看湖南精神》

作者:谭婉静张力为王琰钧刘虎鸣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年第09期

【摘要】湖南精神,一般可以将其概括为八个字“忠诚、担当、求实、图强”。在抗日战争

中,湖南人民奋勇抗敌,在我们小组看来,我们可以从抗日战争中挖掘更多的精神内涵,这

精神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我们永恒的湖南魂。为此,我们研究小组试图通过抗日战争这

一视角,从更深层次体会湖南人民所具有的湖南精神。

【关键词】抗战湖南精神

一、研究背景

在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站在了时代的最前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纪

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做了一个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问卷调查来获取湘潭居民对

抗日战争基本史实的了解以及对湖南精神的认识。我们共发放问卷100份,被调查者涉及教

师、医生、工人、导购、退休老人、学生等。其中63%的人认为,湖湘战士顽强拼搏的精神对

抗战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湖南人民正是凭借一股飘荡在潇湘大地上的勇于抗争、心怀祖

国、敢为人先的民族精神,挺起了湖南人民不屈的脊梁。这些民族精神,在湖湘大地上被赋予

了时代的意义,与湖湘文化相融合,凝聚成了我们的湖南精神。我们力图通过本次历史研究性

学习活动,深入研究抗日战争(1937-1945年)期间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发生在湖湘大地上的

血战,领略湖湘儿女誓死抗敌、保卫乡土的英勇气概,探讨湖南精神产生的原因,进而揭示湖

南抗战精神的内涵,为弘扬湖湘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二、湖南精神产生的原因

湖南精神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原因,通过抗日战争,愈发彰显。

首先,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塑造湖南精神的肥沃土壤。湖南地处华夏中部,近代著名文化学

者钱基博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一书的导言中写道:“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

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围。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

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正是因为湖南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培

育了湖南人的独立意识。此外,湖南湿气较重,人们喜食辣椒,这也造就了湖南百姓刚烈、坚

毅、倔犟的品性,并且富有血性。当日寇大举侵湘,烧杀掳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时,湖湘

儿女同仇敌忾,誓死捍卫热土,同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其次,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的浸染。湖南曾是楚文化重要腹地。屈原南游沅湘,留下了许

多著名的诗篇,他在《离骚》、《九章》、《九歌》等诗中抒发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此后的湖湘文化,成为了湖湘文

化中胸怀天下的先天基因;湖南道县理学鼻祖周敦颐,一首《爱莲说》凸显了湖湘儿女高洁的

情操;明清大儒衡阳人王夫之,曾道:“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为了理想,王夫

之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历尽千辛万苦,仍矢志不渝;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为政以

耐烦为第一要义,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他倡导洋务运动,创立湘军,

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自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以来,中日民族矛

盾急剧上升,在国共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最为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湖湘儿女铭记

前人的精神气节,以抗日救亡为己任。正是这段时间,汇聚在湖南的文化名流多达1500人,

比较著名的有沈钧儒、邹韬奋、闻一多、茅盾、郭沫若、朱自清、曹禺、郁達夫、梁实秋、徐

悲鸿、冯友兰等,再加上湖南本土的文化名人如田汉、翦伯赞、沈从文、廖沫沙、周立波等,

形成了以进步知识分子为骨干、广大爱国人士热心参与的抗战文化大军。他们通过组建抗日文

化团体、创办抗日报刊、组织抗日宣传剧团、创作抗日小说等形式来强化湖南人民英勇斗争的

民族意识,将原有的崇军尚武的湖湘文化,融入到现代的湖南精神中去。这样,在湖南就形成

了以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百折不挠、不怕牺牲为特征的湖南抗战精神。

三、湖南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湖南战场是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场。从武汉失守到1944年夏秋之际日军攻占湖

南,敌我相持时间长达6年之久。发生在湖南的六次会战,中国方面投入兵力计200余万,死

伤30余万;日军投入的总兵力约计50万,死伤近10万,中日双方投入湖南战场的兵力占总

兵力的70%—80%左右。6年内,湖南战场的军事活动,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都产生了重大作用和深刻影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在第一次长沙会战结

束后,蒋介石分外高兴,他在南岳会议上说

文档评论(0)

欢乐峡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